[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3658.7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煌;罗辉;李耀军;钟志威;陈阳;李刘海;陈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行车 记录仪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家车代步,也有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装配了行车记录仪。现有技术中的行车记录仪只能够记录行车过程中的景象及状况,但是不具备安全辅助功能,功能不够完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功能更完备,在驾驶过程中还能进行安全辅助的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及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更完备,在驾驶过程中还能进行安全辅助的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及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位置即目的地位置;
规划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位置的导航路径;
监测是否偏离导航车道;
获取车辆周围各障碍物距车辆的距离;
获取车辆行驶的速度;
监测车辆是否超速行驶。
其中,在所述步骤获取车辆周围各障碍物的距离后,还包括:
获取与前车距离;
获取前车特征;
判断前车是否处于起步状态;若是,作出前车起步报警;
若否,判断前车是否处于停止状态;若是,作出前车停车报警;
若否,继续行驶。
其中,在所述步骤获取车辆周围各障碍物的距离后,还包括:
发出倒车指令,获取周围障碍物的距离;
显示车后、车左侧、车右侧图像;
判断是否处于安全距离,若是,继续倒车;
若否,作出倒车报警。
其中,所述步骤监测是否偏离导航车道,包括:
获取当前车周围的图像,判断当前所处的车道;
与导航路径中建议的车道对比,监测是否偏离车道;
作出提醒或调整导航路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行车记录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摄像模块、语音模块、显示模块、导航模块、检测模块、电源模块,所述摄像模块、语音模块、显示模块、导航模块、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系统提供电能。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向驾驶员报警。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红外热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车辆周围的生命体,避免相撞。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网络模块,所述网络模块的通信方式至少包括数据网络、蓝牙、WiFi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为可充电电池。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轮胎气压的胎压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距离的距离传感器、用于感测速度的速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及系统,除了具备现有技术中行车记录仪的功能外,还能提供车道监控提醒、安全辅助功能,安全性更高,用户体验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系统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上的说明书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行车记录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当前位置及目的地位置。在导航前,通过定位或者用户输入,获得当前所处的位置。在获得当前所处的位置后,再输入目的地位置。
步骤S102:规划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位置的导航路径。在获得当前位置及目的地位置后,获取所有从当前位置到达目的位置的路径,并按照行驶时间、距离远近排序,并为用户推荐行驶路径。用户选定好行驶路径后,按照该路径进行导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3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