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降解亚甲基蓝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72894.7 | 申请日: | 2015-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6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肖巍;周文杰;张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B01J21/18;B01J35/08;C02F1/32;C02F1/7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 地址: | 402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降解 甲基 方法 | ||
一种高效降解亚甲基蓝的方法,按如下步骤:(1)配制浓度为10mg/L的亚甲基蓝水溶液,取其中48mL加入至反应管中,然后将5mg的石墨烯/二氧化钛空心复合微球超声分散于2mL浓度为10mg/L的亚甲基蓝水溶液中,再将其在搅拌条件下滴加至上述反应管中;将步骤(1)中的反应管置于光化学反应仪中,以高压汞灯作为紫外光源,将功率设置为300W,剧烈搅拌条件下进行光催化反应。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510425962.6、申请日2015年07月20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具有空心微球状的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效降解亚甲基蓝的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成为了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以各种功能纳米颗粒(如贵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聚合物纳米颗粒等)先负载于氧化石墨烯片表面,然后将其还原成石墨烯成分来获得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并广泛应用于催化、传感、药物缓释和能源存储等领域。然而采取这种策略来合成既容易引发聚集行为进而极大地降低材料的比表面积,同时也不利于制备结构更复杂、性质更出众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相比之下,通过氧化石墨烯在基底物质表面的组装来构建具有独特形貌、大比表面积和出色性能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报道则并不多见。二氧化钛可广泛应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并具有廉价、低毒、高稳定性以及抗光腐蚀等特点,因而被认为是当前最具前景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尽管二氧化钛两种主要晶型即锐钛矿和晶红石均具有一定的催化效果,研究者仍旧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效率。比如通过制备成异质结构的二氧化钛,或者将二氧化钛与贵金属纳米颗粒进行复合,又或者采取在二氧化钛中掺杂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离子等办法来强化其催化性能。石墨烯的出现,使得人们又多了一种用以增强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选择。石墨烯良好的电子迁移率使其与半导体材料复合后能够有效转移光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光生电子,并延迟光生电子与空穴的结合,从而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催化效率。有鉴于此,一些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得以被相继开发,但是已被报道的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一方面往往结构单一,比表面积较小,水分散性差;另一方面这些材料在制备过程中所需时间长,退火温度高,合成工艺繁琐,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工艺简单并且经济实用的方法用以制备具有独特结构形貌、大比表面积和良好光催化效果的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降解亚甲基蓝的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首先制备二氧化硅胶体微球作为构建空心微球状结构的模板,再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通过超声辅助的自组装方法包覆一层氧化石墨烯得到二氧化硅/氧化石墨烯复合微球,然后采取溶剂热法在该复合物微球表面沉积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同时使其中的氧化石墨烯成分还原成石墨烯并在此过程中将二氧化硅内核一并去除,从而方便、简单地制备出石墨烯/二氧化钛空心复合微球,使之应用于有机染料的光催化降解,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稍加改进的法制备单分散尺寸可控的二氧化硅胶体微球[(a)Wang,W.;Gu,B.;Liang,L.;Hamilton,W.A.J.Phys.Chem.B 2003,107,3400-3404.(b)Wang,W.;Gu,B.;Liang,L.;Hamilton,W.A.J.Phys.Chem.B 2003,107,12113-12117.],其粒径可调范围为200-500nm。
(2)通过静电作用于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组装一层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从而使二氧化硅微球表面正电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2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