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充电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72164.7 | 申请日: | 2017-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0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杰;王清扬;李相坤;田晓洁;谢迎春;冷鼎鑫;高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壳体 口端 快速充电 引孔 并联电路 上基体 下基体 卡槽 串并联线路 水下机器人 闭合 充电电路 电路转换 电线穿过 外部电源 装置结构 续航 串并联 定位器 高效率 中心处 上端 下端 向内 嵌入 充电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充电的装置,包括上基体和下基体;所述上基体的四周设有卡槽,底面的中心处设有用于放置串并联线路的凹槽,凹槽的上端和下端对应设有多个电线引口端,且电线引口端位于底面上;所述下基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电路转换定位器;壳体的前后两端设有向内沿伸的边沿,边沿嵌入所述卡槽内,且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电线引孔;电线穿过所述电线引口端和所述电线引孔连接在电池和外部电源的两端,形成闭合的充电电路;本发明快速充电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适用性很强,不仅适用于一个并联电路,对于多个并联电路,只需在装置上增加电线引孔与串并联电线引口端即可轻松实现高效率充电;进而提高水下机器人的续航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充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海洋探测和开发的力度逐渐加大,各种海洋勘探和开发装备不断更新,其中包括水下机器人。在水下机器人的众多技术指标中,续航时间已经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小型水下机器人的动力主要以电力为主。为了提高水下机器人的续航时间,一方面是研发机器人用的新型电池,能够储蓄更多的电量;另一方面是加大电池的体积,但是加大电池的体积不仅会占用机器人更大的空间,而且电池充电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不利于提高水下机器人的续航时间。因此,如何在不改变电池组的排布的情况下,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成为水下机器人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现有技术中,水下机器人的电池充电采用串联的充电方式,这种充电方式在电池蓄电的过程中,充电比较平稳,电池的存储率也较高,但是充电效率比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充电的装置,该充电装置使用并联和串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电,在不改变原有电池组排布的情况下,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充电的装置,该装置不需要对机器人的电池组排布方式进行任何改变,就能够成倍数的提高电池的充电速度;进而提高水下机器人的续航时间;且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
一种快速充电的装置,包括:
上基体,四周设有卡槽;底面的中心处设有用于放置串并联线路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上端和下端对应设有多个电线引口端,且所述电线引口端位于所述底面上;
下基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电路转换定位器;所述壳体的前后两端设有向内沿伸的边沿,所述边沿嵌入所述卡槽内,且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电线引孔;
电线,穿过所述电线引口端和所述电线引孔连接在电池和外部电源的两端,形成闭合的充电电路;
所述上基体嵌在所述下基体上,且在所述下基体上左右移动;外部电源对电池充电的过程中,若所述上基体在所述下基体上向左移动到达所述电路转换定位器时,则充电电路切换为并联电路进行充电;若所述上基体在所述下基体上向右移动到达所述电路转换定位器时,则所述充电电路切换为串联电路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限制上基体移动的固定块。
优选地,所述上基体为中部具有凸起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上基体底面的中心处设有用于放置串并联线路的多个凹槽,且所述凹槽与所述电线引口端是一一对应的。
优选地,所述电线引孔沿所述壳体底面的横向轴线两侧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卡槽内设有用于上基体滑动的导轨。
优选地,所述电池设置在两个对应的电线引孔之间,且位于所述下基体的壳体内。
现有电池充电电路总是采用内部小电池组并联结构然后串联起来进行充电或者所有的电池串联起来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技术没有充分利用电池的充电效率。根据电池充电时间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2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