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加热机构、贴合机及贴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71984.4 | 申请日: | 201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黎成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保均玻璃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2;B32B3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60 | 代理人: | 王冰香 |
地址: | 51612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加热 机构 贴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加热机构、贴合机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产品中,其由多层结构通过贴合形成,例如,第一结构层通过粘胶层与第二结构层结合在一起,粘胶层作为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进行粘接贴合的中间粘接层,即粘胶层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相贴合。举例来说,在液晶模组中,其主要的功能结构通过粘胶层与玻璃进行贴合形成,其中,粘胶层作为功能结构和玻璃进行粘接贴合的中间粘接层。
目前,通常采用贴合机来实现产品的贴合操作,首先,粘胶层夹持在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之间,之后,采用贴合机分别对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施加压力,使粘胶层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相粘接,如此,以实现贴合工序。
进一步地,粘胶层是片状结构,并且其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相贴合,现有的贴合机在对产品进行贴合时,较难使得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分别与粘胶层紧密且均匀地贴合,导致产品中的粘胶层与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之间存在气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产品贴合过程中,能够减少气泡产生的真空加热机构、贴合机及贴合方法。
一种真空加热机构,包括: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导向杆及滑套,所述滑套滑动套置于所述导向杆外;
真空箱体,所述真空箱体包括安装基板及安装边框,所述安装基板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所述安装边框与所述安装基板连接,所述安装边框与所述滑套相固定,所述安装基板及所述安装边框共同围成一真空腔体;
真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包括安装软管及真空发生组件,所述安装软管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边框上,并且所述安装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真空腔体连通,所述安装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真空发生组件连通,及
加热压持组件,所述加热压持组件容置于所述真空腔体内部,所述加热压持组件包括安装座、隔热板、加热下压板及加热管,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上,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安装基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加热下压板设置于所述隔热板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面上,所述加热下压板内设置有加热安装区,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加热安装区内,所述加热管用于对所述加热下压板进行加热。
上述真空加热机构通过设置升降装置、真空箱体、真空装置及加热压持组件,能够在产品贴合过程中,减少产品内气泡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贴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贴合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贴合机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的贴合机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真空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真空加热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真空加热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滑动封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滑动封闭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滑动封闭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滑动封闭机构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所示的滑动封闭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滑动封闭机构沿A-A线的三维轴测剖示图;
图14为图8所示的滑动封闭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2所示的滑动封闭机构沿B-B线的三维轴测剖示图;
图16为图8所示的滑动封闭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滑动封闭机构沿C-C线的剖示图;
图18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微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所示的旋转微分离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8所示的旋转微分离装置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保均玻璃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保均玻璃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19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