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型钢压灌水泥土帷幕支护桩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0705.2 | 申请日: | 2017-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鸣;李江;田震远;周与诚;张明中;陈辉;贾城;梁成华;司呈庆;黄鑫峰;王建明;王海宁;郁河坤;洪伟;郭跃龙;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6;C04B28/02;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曹晓斐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灌水 泥土 帷幕 支护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钢压灌水泥土帷幕支护桩的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测量放样,旋挖钻机就位,钻孔,水泥土浆液配制,长螺旋钻机就位,压灌水泥土桩体施工,插入型钢,冠梁施工和拔除型钢。该方法能适用于泥炭土等不能与水泥发生反应的地层;能解决地下水与水泥反应后不能形成有效的水泥土凝结体的问题;施工成的支护桩达到止水支护合二为一的效果,内插的型钢可回收利用,节约环保;压灌成的支护桩不依赖原状土,成桩质量好且抗渗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止水帷幕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型钢压灌水泥土帷幕支护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止水帷幕是指设置在建筑基坑1外围,用于保证基坑1开挖,阻止或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取的连续止水体。止水帷幕常用的结构是由支护桩2和止水桩3连续间隔布置,一字排开并且相互之间有部分重叠形成咬合部4。支护桩2主要起到挡土的作用,止水桩3起到阻断基坑外的水层流入基坑的作用。
止水桩3是将孔内土体与水泥浆进行搅拌或在土体内高压注入水泥浆而成的水泥土桩,一般用旋喷桩机、搅拌桩机或长螺旋钻机等机械施工而成。支护桩2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虽然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强度高,受力好,但其投入材料多,成本高,且在施工完成后长久留存于地下,不环保,对以后建筑的翻新改造形成很大障碍。
目前SMW(水泥土搅拌墙)工法以其节能环保质量可靠而在软土地区广泛应用。该方法主要用三轴搅拌机对土层进行搅拌,同时进行喷浆作业,形成连排的水泥土桩,然后在水泥土桩中插入H型钢作为支护桩。但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粘土和粉细砂为主的松软地层,当遇到泥炭土等不能与水泥发生反应的地层,或地下水与水泥反应后不能形成有效的水泥土凝结体情况下(例如地层中含有高的HCO3-),该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不能达到设计止水支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型钢压灌水泥土帷幕支护桩的施工方法,该方法能适用于泥炭土等不能与水泥发生反应的地层;能解决地下水与水泥反应后不能形成有效的水泥土凝结体的问题;施工成的支护桩达到止水支护合二为一的效果,内插的型钢可回收利用,节约环保;压灌成的支护桩不依赖原状土,成桩质量好且抗渗效果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型钢压灌水泥土帷幕支护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a、测量放样:根据设计测量放样出支护桩桩位,并做好标记;
步骤b、旋挖钻机就位:钻机就位,钻头对准桩位中心,调整钻机水平和垂直度;
步骤c、钻孔:按照设计直径和设计深度进行钻孔,同时切削相邻止水桩的一部分,使施工完成后的支护桩能够与止水桩形成咬合;
步骤d、水泥土浆液配制:在拌合站配制水泥土浆液用罐车运至现场或在施工现场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水泥土浆;
步骤e、长螺旋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将钻机的软管一端与地泵相连,另一端与钻机的空心钻杆相连;
步骤f、压灌水泥土桩体施工:钻机的空心钻杆下至孔底,将事先搅拌好的水泥土浆液灌入地泵,启动地泵将水泥土浆液通过钻杆压入孔底,冲开钻杆底部阀门,将水泥土浆液压入孔内,边压灌边提起钻杆,始终保持钻杆埋在水泥土浆液中的长度不少于2m,直至压灌到设计标高;
步骤g、插入型钢:提前在型钢外侧涂抹脱模油,在水泥土桩初凝前插入型钢,形成水泥土型钢桩;
步骤h、冠梁施工:在水泥土型钢桩的桩顶做冠梁,将多根桩连成整体;
步骤i、拔除型钢:待基坑回填完成后,用机械将型钢拔出,留下的空洞,用水泥浆或水泥土浆液灌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未经北京建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0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