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触控液晶一体屏显示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0381.2 | 申请日: | 2017-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2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卢璋;余启明;吴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G06F3/041;G06F3/042 |
代理公司: | 福州鼎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63 | 代理人: | 程捷;杨慧娟 |
地址: | 35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液晶 一体 显示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触控液晶一体屏显示模组,所述红外触控模组的红外框具有触控感测元件安装部以及沿触控感测元件安装部外侧向下延伸的红外框延伸部,所述液晶面板保护玻璃粘贴于液晶面板的正面形成液晶面板一体屏,所述触控感测元件安装部粘贴于所述液晶面板一体屏的液晶面板保护玻璃正面四周,液晶面板一体屏的液晶面板不与红外触控模组的红外框接触,所述触控感测元件安装部内安装有红外触控感测元件,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位于液晶面板一体屏背面,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各相邻膜、板于四周粘贴形成光学膜片一体层贴附在背板的开口部边沿,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与液晶面板之间无其他支撑件;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背板与所述红外框延伸部扣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触控液晶一体屏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网络世界的飞速发展,触摸显示屏己成为显示四面八方网络信息的窗口,其中红外液晶屏因其造价低、定位准确、精度较高、反应速度较快的优点在教育系统、面视购物系统、面视物流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红外触控液晶显示器结构包括显示器前壳、红外边框、液晶面板保护玻璃、液晶面板、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器后壳,所述红外边框厚度和宽度为40mm以上,红外边框上部嵌有红外触控感测元件,液晶面板保护玻璃从背后嵌入红外边框内并用定位条卡紧,所述液晶面板由一口字形塑料边框夹紧,夹紧液晶面板的塑料边框周边设置有用于固定光学膜片的定位穿孔,定位螺丝穿过塑料边框周边的穿透孔并锁定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周边的定位穿孔内,从而将液晶面板固定到背光模组面上形成液晶显示模组,再依靠显示器前壳以及显示器后壳,将液晶显示模组与红外边框固定在一起。
传统红外触控液晶显示器结构不但厚重,并且夹紧液晶面板的塑料边框两侧上都有缓冲垫,塑料边框四周设置有用以限制液晶面板横向移动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安装有用于限制液晶面板纵向移动的定位压条,其中,所述塑料夹紧框及其缓冲垫形成液晶面板与背光模组之间的间隙,凸台、定位压条及其缓冲垫又形成液晶面板与液晶面板保护玻璃之间的间隙。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加,保护玻璃的厚度也越厚,由于液晶面板保护玻璃和液晶面板材料由玻璃制成,而玻璃在生产及加工过程均会产生翘曲,玻璃制成的屏幕尺寸越大翘曲度越大(84寸液晶面板的液晶面板受翘曲度和自身重力影响,前拱后翘造成的翘曲度高达5~8mm),用手按动液晶面板保护玻璃,保护玻璃很容易和液晶面板碰触后产生放射性牛顿光环,液晶面板后与背光模组的导光膜接触导致接触处和不接触处亮度不均匀,为了防止发生以上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凸台高度也随液晶面板的尺寸加大而增高,进而造成更大的空气间隙,间隙产生光损失使图像清淅度降低,而且间隙越大,背光源的光量损失也越大,由于间隙拉大影响了液晶显示模组的广视角,还会因为间隙内湿气的凝结使液晶面板背面和背光模组表面发雾发霉。另一方面,液晶面板塑料夹紧结构还容易导致夹紧处和未夹紧处的面板产生不均匀的光折射、光畸变,造成背光源的点状漏光。仅有1mm厚度的液晶面板虽然夹紧在塑料框内,但还是很脆弱的,特别是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的86寸液晶屏厚度仅有0.8mm,运输过程中十分容易破碎。
鉴于传统红外触控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缺陷,亟待开发更为轻薄且高清的红外触控显示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薄且高清的红外触控液晶一体屏显示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欧浦登(顺昌)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0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