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式水压自动夹紧橡胶密封混凝土抗渗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70345.6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7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吕云嵩;蒋平;丁左武;王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67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水压 自动 夹紧 橡胶 密封 混凝土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式水压自动夹紧橡胶密封混凝土抗渗试验装置,属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模套、橡胶套和水压舱,其中水压舱包括舱体和活塞。实验时将圆台状混凝土试件放在活塞上,再把橡胶套套在试件上,再把模套套在橡胶套上。当水压舱接通高压水后,活塞将试件和橡胶套顶起,模套因被舱体上的扣齿圈限制不能向上移动,故橡胶套被试件和模套内壁挤压,试件侧面因而被橡胶套密封。模套上设有限位螺钉,限制试件和模套的间隙即限制橡胶套的压缩量。采用这种试验装置,密封橡胶套可以重复使用,操作方便简单。试件和模套可以单独搬运,劳动强度较低。借助扣齿圈和活塞,当水压舱接通高压水后模套在台架上自动闭锁夹紧,快捷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混凝土抗渗实验,属于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混凝土抗渗试验所用试件多为预制的小径175mm,大径185mm,高150mm的实心圆台体。试验前,先将石蜡与松香混合物或者黄油与滑石粉混合物等密封填料加热软化,均匀涂抹在圆台体试件侧面,然后用压机把试件压入模套。经过干燥固化,试件连同模套被搬上试验台架,用螺钉连接固定。为保证模套与试验台架之间形成可靠密封,每只模套须用6 根连接螺钉,每个台架上有6个模套,紧固螺钉都是手工操作。混凝土试件压入模套的整体重量接近15公斤,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另外石蜡在加热过程中会分解出苯、芬等有害物质。试验后,模套清理也费工费时。这种试验装置已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塞式水压自动夹紧橡胶密封混凝土抗渗试验装置。该装置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橡胶套代替密封填料,利用扣齿闭锁和活塞式水压自动夹紧机构代替螺钉连接。在保证试验可靠的基础上,省力省时,工作环境清洁,没有污染。
本发明所涉及试验仍采用实心圆台体混凝土试件。本发明包括模套、橡胶套和水压舱。所述模套是一个与试件具有相同锥度的圆台状金属筒体。模套任一截面的内径大于试件对应截面的外径,将模套套在试件外面,并使其与试件大、小端面分别对齐,同心摆放,则模套与试件之间具有均匀间隙。所述模套大端外缘设有外扣齿圈,各扣齿的大小和形状相同,沿周向均匀分布,扣齿宽度略小于齿间槽宽度。所述橡胶套是一种与模套和试件具有相同锥度的圆台状橡胶筒体。橡胶套壁厚均匀且大于模套与试件间的间隙。所述水压舱包括舱体和活塞。所述舱体包括圆柱形筒体,舱底和舱口法兰。所述舱底设有进水口。所述舱口法兰位于圆柱形筒体上口外缘。所述活塞位于舱体中,与舱体之圆柱形筒体间隙配合,用密封圈密封。活塞的上端面上设有端面密封圈。所述舱体安放在试验台架的安装孔中,舱口法兰由试验台面支承。舱口法兰上面置内扣齿圈,它是所述外扣齿圈的偶件。舱口法兰和内扣齿圈之间设有垫圈,其厚度略大于外扣齿圈厚度,外径等于舱口法兰外径,内径大于内扣齿圈齿顶圆直径。所述舱口法兰、垫圈、内扣齿圈用一组螺钉与试验台面固定,所述螺钉中包含两根铰制孔螺钉。试验时,将试件大端向下平放在所述活塞上端的端面密封圈上,再将所述橡胶套套在试件上,再把所述模套套在橡胶套上。转动模套使外扣齿圈的扣齿对准内扣齿圈的齿间槽,稍微用力下压,当外扣齿圈落到内扣齿圈下面时再次转动模套,使内、外扣齿圈的扣齿对齐。当试验台架上所有试件的上述准备工作完毕后便可通水试验。
在所述模套小端外圆直径两端对称布置两只矩形金属片,金属片与模套外圆锥面相切。两只金属片上均有尺寸形状相同的矩形槽口,两槽口开口方向相同,中心连线与模套回转轴线垂直相交。试验时,在所述槽口中插入一根横截面为矩形的横梁,横梁轴线与所述两个槽口中心连线重合。所述横梁上设有螺孔,螺孔中心线与横梁轴线垂直相交。在工作状态下,所述螺孔中心线与模套回转轴线重合。所述螺孔中设有限位螺钉。
所述舱体中设有导杆,导杆轴线与舱体回转轴线重合。
所述活塞有导向孔,导向孔中心线与活塞回转轴线重合。导向孔与所述导杆为间隙配合。
所述活塞与所述舱体的配合间隙用单只Yx密封圈密封。
所述活塞两端面之间设有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0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抗菌可呼吸建筑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SiC单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