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腥草的炮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9710.1 | 申请日: | 2017-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2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于以祥;于轩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顺市宝林科技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腥草 炮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腥草的炮制工艺。
背景技术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属药食两用的品种。具辛,微寒。归肺经。鱼腥气,味涩。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鱼腥草不同的加工方法,其功效各不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鱼腥草的特性,提供一种鱼腥草的炮制工艺。
一种鱼腥草的炮制工艺,该炮制工艺以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具体步骤为:取新鲜鱼腥草,洗净,切制5~20mm的长度,然后干燥20~28h,在50~70℃下干燥,即得鱼腥草中药材成品。
进一步,该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具体步骤为切段10~15mm、在50℃温度下干燥20h。
本发明通过实验表明切制长度对鱼腥草浸出物的含量有显著性的影响,因此鱼腥草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其长度。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加工工艺来保证鱼腥草饮片的质量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药材的干燥方法是将鲜药材加工成商品药材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形成药材性状、规格、质量、药性的关键因素。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鱼腥草的加工方法为“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未规定清洗方法及干燥方法的工艺参数。目前,对鱼腥草产地加工方法研究较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药:鱼腥草药材采自贵州省威宁县贵州宏福堂道地药材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经贵阳中医学院生药实验室孙庆文教授鉴定为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试剂为分析纯。
仪器:千分之一电子天平(型号JT-5003,余姚市金诺天平仪器有限公司)。
1.2 样品制备
1.2.1 不同切制长度样品
取新鲜鱼腥草,洗净,分别切制5~10mm、10~15mm、15~20mm的长度。
1.2.2 不同干燥时间样品
取新鲜鱼腥草,洗净泥土,分别干燥20h、24h、28h时测定其浸出物。
1.2.3 不同干燥温度样品
取新鲜鱼腥草,洗净泥土,分别在50℃、60℃、70℃时测定其浸出物。
1.3 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1.3.4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 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的水溶性浸出物项下热浸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方法样品测定结果
2.1.1切制长度
不同切制长度鱼腥草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变化见表1。经方差分析,不同长度的鱼腥草水溶性浸出物的P值为0.000,有显著性差异。切制10~15mm时鱼腥草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
表1 切制长度样品测定结果
2.1.2干燥温度
不同温度鱼腥草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变化见表4。经方差分析,不同温度的鱼腥草水溶性浸出物的P值为0.000,有显著性差异。60℃时鱼腥草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
表2干燥温度样品测定结果
2.1.3干燥时间
不同干燥时间鱼腥草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变化见表3。经方差分析,不同干燥时间的鱼腥草水溶性浸出物的P值为0.000,有显著性差异。24h时鱼腥草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
表3干燥时间样品测定结果
2.1.4 炮制工艺正交实验考察
表4 炮制工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5炮制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表6 直观分析表
结论:由表6可知,极差是C>B>A,所以影响鱼腥草水浸出物成分的因素依次为干燥时间>干燥温度>切制长度,三者均无显著性差异,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1,即切制长度为10~15mm,干燥温度为50℃,干燥时间为20h。
2.2正交验证性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顺市宝林科技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未经安顺市宝林科技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9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鼻炎的中药组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益气补血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