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制钢背外形尺寸的精冲模具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9175.X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0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名;谭应权;毛耀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安路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地址: | 215434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外形尺寸 模具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冲压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进行钢背侧面修整的模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可进行钢背侧面修整的模具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车盘式制动刹车片钢背是汽车刹车片中的重要的零件之一,它用于固定摩擦材料,同时便于刹车片安装在刹车系统上。因此刹车片的质量受钢背断面质量的影响很大,其断裂面区域及其大小直接关系着钢背能否使用及其使用效果,毛刺越大,断裂面越不平整,则刹车噪音越大,制动效果越差。而目前钢背主要采用普通冲压方法进行冲裁,由于冲裁模具的设计欠缺完善,使得冲裁件的冲裁面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断裂面及毛刺,从而影响钢背的使用性能;又或者是增加了后续的加工,延长了生产周期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有的生产厂家采用三动精冲压力机冲裁,得到的冲裁件质量有所提升,但却大大增加了生产设备的投入以及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多规格、小批量的企业进行柔性生产,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制钢背外形尺寸的精冲模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在进行冲孔的过程中,克服由于冲孔的拉扯力而引起的钢背平面变形,本发明的工作方法,设置合理,能够根据钢背冲孔需求合理进行冲孔,同时此方法便于操作。
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钢背外形尺寸的精冲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于下模上部;其中,上模包括上模固定板、第一切刀、第一凸模、第二凸模、第三凸模、第四凸模、第五凸模、凸模固定板、下料板和第二切刀,所述上模固定板与凸模固定板连接,所述下料板与凸模固定板的下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与上模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凸模、第二凸模、第三凸模、第四凸模和第五凸模设于凸模固定板上;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固定板、第一凹模、凹模固定板、第二凹模、第三凹模、第四凹模、第五凹模,所述第一凹模、第二凹模、第三凹模、第四凹模和第五凹模设于凹模固定板上,所述凹模固定板与下模固定板连接。
本发明的可控制钢背外形尺寸的模具,在对钢背进行冲孔的时候,根据钢背的外形尺寸,设计了相应的弯曲模具,将钢背置于凸模固定板和凹模固定板之间,下料板和凹模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为钢背的外形,从而保证了在冲孔的时候不会破坏钢背外形。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控制钢背外形尺寸的精冲模具,所述上模固定板和凸模固定板之间设有垫板。在上模固定板和凸模固定板之间设置垫板,增加了过渡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控制钢背外形尺寸的精冲模具,所述上模固定板和第二切刀之间设有定位销钉。设置的定位销定可保证切刀的安装位置额精确,从而取得良好的加工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控制钢背外形尺寸的精冲模具,所述上模固定板和第二切刀通过螺栓连接。采用从上至下的拧入安装螺栓,可将第二切刀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控制钢背外形尺寸的精冲模具,所述此模具制作的钢背采用的钢板厚度为小于等于6mm。为了保证凸模和凹模冲孔时不会因冲孔力过大而是孔边缘出现毛刺,因此需要控制钢背的厚度。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控制钢背外形尺寸的精冲模具,所述第一凹模、第二凹模、第三凹模、第四凹模和第五凹模的刃口高度为钢背厚度的2-3倍。设置的刃口高度可保证在冲孔时能够进行钢背的完整冲孔,不致造成冲孔不充分的情况,同时保证了冲孔的孔内表面精度。
进一步的,上述的可控制钢背外形尺寸的精冲模具,所述下料板和凹模固定板之间的冲裁间隙为钢背厚度的0.15%-0.2%之间。设置的冲裁间隙是为了保证在冲裁工程中,较小的间隙能够保证钢背的外形,避免造成钢背平面度较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控制钢背外形尺寸的精冲模具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钢背压在下料板和凹模固定板之间;
2)将凹模固定板与下模固定板处于固定位置;
3)启动上模,使上模逐渐下移,并使下料板与待加工钢背接触,调整下料板与待加工钢背的间隙;
4)依次进行冲孔,当第一凸模、第二凸模、第三凸模、第四凸模和第五凸模到达极限位置后,停止;
5)启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切除钢背的余料;
6)将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抬起;
7)将第一凸模、第二凸模、第三凸模、第四凸模和第五凸模依次抬起;
8)将上模抬起,并远离下模;
9将加工完成的钢背卸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安路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安路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9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