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8341.4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5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兆胜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轮摆臂式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钻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中,主要采用游梁式抽油机将石油从油井中抽出。目前,常规的游梁式抽油机一般由悬绳器、驴头、游梁、机架、连杆、减速器、曲柄、平衡装置、底座、机架和电机等组成,但这种结构的游梁机存在着冲程短、排量小、体积大、重量重、能耗高的缺点,最主要还存在因自发电引起电网畸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3061720A”的现有技术在2013年4月24日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双臂互动单驱动轮自变速抽油机,包括吊臂总成、吊绳、井口抽油装置、驱动轮、扭力臂、第一动力臂和第二动力臂,驱动轮与变速机构连接,扭力臂固定在驱动轮上,第一动力臂的一端与扭力臂活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定滑轮和吊绳固定孔;第二动力臂一端与第一动力臂活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定滑轮,第二动力臂上设置有基点,第二动力臂沿基点作往复运动;吊绳的一端通过吊臂总成上的定滑轮与井口抽油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动力臂和第一动力臂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第一动力臂上的吊绳固定孔内。该专利能够方便地调整抽油机的冲次,提高抽油机的上冲程速度,不仅提高了抽油效率,还能够从油井内抽出更多的油。但该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下缺陷:一、驱动轮通过第一动力臂和第二动力臂带动配合实现抽油,驱动轮产生的动力只能通过第一动力臂和第二动力臂间接作用于井口抽油装置上,相当于将驱动轮产生的动力分解成三节,其受力点分别在第一动力臂和第二动力臂的两端;由于驱动轮产生的动力被三次分解后才能拉动井口抽油装置,而动力的每一次分解,均会损失动力,因此存在着动力损失较多和能耗较大的缺陷。二、由于第一动力臂与第二动力臂之间采用轴承连接,第二动力臂与底座之间采用轴承连接,导致轴承用量较多;而轴承连接处又是受力处,导致轴承容易损坏;因而存在着维修复杂和维护成本高缺陷。进一步的,由于动力传递结构较为复杂,不仅导致制造成本较高,还导致抽油机的整体强度较低。三、第二动力臂为V形结构,其设置有定滑轮的一端在向下移动作上冲程运动抽油时,受其连接结构所限,容易产生发抖现象,进而容易导致抽油晃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本发明是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能在简化抽油机结构的前提下,使动力直接作用于井口抽油装置,从而达到降低能耗、提升抽油可靠性和实用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驱动轮摆臂式抽油机,包括底座、立柱、吊臂、驱动轮、冲程臂、拉杆、吊绳和驱动机构,所述立柱、驱动轮、冲程臂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底座上,吊臂固定在立柱上,驱动机构与驱动轮连接,冲程臂的下端活动连接在立柱与驱动轮之间的底座上,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冲程臂的上端,另一端活动连接在驱动轮上,驱动轮通过拉杆带动冲程臂在立柱的定滑轮与驱动轮之间往复摆动;所述吊臂、立柱和冲程臂上均设置有定滑轮,吊绳的一端绕过吊臂上的定滑轮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另一端绕过设置在立柱和冲程梁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冲程臂竖向倾斜设置在底座上。
所述立柱上定滑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冲程臂上定滑轮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吊绳的一端绕过吊臂上的定滑轮后连接井口抽油装置,另一端依次交替绕过设置在立柱和冲程梁上的定滑轮后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驱动轮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支撑架上。
所述吊臂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线。
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润滑油箱,驱动轮的下部位于润滑油箱内。
所述润滑油箱上固定设置有保护壳,驱动轮位于保护壳内。
所述冲程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凸起,拉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弧形凸起上。
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冲程臂活动连接的轴承台。
所述立柱与底座之间倾斜设置有固定杆。
所述吊臂和立柱上均开设有通孔。
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轴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拉杆活动连接的扭力臂。
所述吊绳为钢绳或链条。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和牙包总成,牙包总成与驱动轮连接,牙包总成上设置有刹车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兆胜,未经李兆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8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