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正极片重量在线全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8087.8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0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钟发平;周旺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0 | 分类号: | G01G1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片 分档 活性物质 填充 管理系统 电池正极片 泡沫镍 极片 全检 读取 标准输入 电池容量 延伸率 碾压 预设 存储 测算 制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正极片重量在线全检方法,先根据正极片的尺寸及泡沫镍碾压延伸率测算出每卷泡沫镍对应的正极片实际的基体重量平均值M01,将正极片实际的基体重量平均值M01和正极片填充的活性物质重量分档标准输入管理系统中,之后在每个正极片上都标上ID号,称出单个正极片重量M1,通过仪器读取该正极片上的ID号,管理系统根据预设公式M=M1-M01计算得到该正极片填充的活性物质重量M,正极片重量M1、正极片填充的活性物质重量M与正极片上的ID号一一对应存储,最后管理系统根据输入的正极片填充的活性物质重量分档标准对该正极片进行分档。本发明方法简单,极片分档更精准,使用本发明方法分档的极片制作的电池容量一致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极片重量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正极片重量在线全检方法。
背景技术
镍氢电池在诸多领域均有广泛使用,而很多领域都需要将电池进行组合后再使用。而对于电池组合而言,电池容量是一个关键性能指标,而现有技术中,电池容量的偏差基本在6.5%左右,但对于高端应用领域特别是动力汽车领域来说,需要将数量较多的电池组合形成动力电池包,这种情况下,目前的电池容量偏差水平就不能很好的满足动力电池包的要求,在动力电池包组合之前需要经过多次挑选才能将电池组合在一起,即便如此,目前动力电池包仍然存在容量波动较大的问题,且会造成动力电池包内由于电池之间的容量偏差较大而造成部分电池容量不足、部分电池容量过量而浪费的现象。
而造成目前电池容量偏差较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正极片重量分档不够精确而造成的,目前对正极片重量分档的方法做法一般为:(1)对正极片的整体重量(即基体重量+填充的活性物质重量)进行全检或抽检方式检测分档;(2)采取抽检的方式对正极片的填充的活性物质重量检测分档,但这种方法中,基体重量通常都根据泡沫镍的理论面密度及极片尺寸来计算。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知道电池容量主要是由正极片填充的活性物质的量来决定的,但目前的这两种正极片分档的做法,都不能很精确地测算出正极片填充的活性物质的量,这样就使得制作的电池容量的偏差较大,对后期电池组合造成很大的影响。且目前正极片分档大部分都使用人工分档,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疏忽,这样也容易造成极片分档错误,这也是造成电池容量偏差较大,甚至电池容量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极片分档更为准确且可连续自动化生产的电池正极片重量在线全检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电池正极片重量在线全检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Ⅰ在待上线使用的每卷泡沫镍的前后段分别取与正极片同样尺寸的若干块样品,分别称重记录并计算出每卷泡沫镍对应的样品重量平均值M0,再按公式(1)计算得到每卷泡沫镍对应的正极片实际的基体重量平均值M01,其中S为泡沫镍的碾压延伸率,最后将正极片实际的基体重量平均值M01和正极片填充的活性物质重量分档标准输入管理系统中;
M01=M0/(1+S)……………………………………………(1)
Ⅱ在碾压成型的待分切的极板上,以单片正极片的尺寸为一个单位先沿极板宽度方向再沿极板长度方向依次标上ID号,ID号沿单个正极片的长度方向布置;若泡沫镍的宽度与单片正极片的宽度相同,则直接沿极板长度方向依次标上ID号即可;
Ⅲ将在极板分切工序连续分切形成的所有正极片依次进行以下步骤:自动称重并记录重量值为M1——采用可读取极片上ID号的仪器读取正极片上的ID号——管理系统根据预设的公式(2)计算得到正极片填充的活性物质重量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80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