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群组化的多装置防遗失警示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7560.0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5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聪;陈汉强;杨松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G08B25/10;H04W4/08;H04L12/1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赵倩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示装置 群组 防遗失 联机 警示系统 多装置 群组标识符 警示状态 群组化 警示 位阶 预设 组化 种群 互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群组化的多装置防遗失警示系统及方法,系透过令多个警示装置具有相同的群组标识符Group ID,使该些具有相同Group ID的警示装置形成一群组的成员,在该群组中,各警示装置彼此联机,且各警示装置之间没有主仆或位阶的区别,在一预设时间任一警示装置失去联机时,彼此未联机的警示装置便会启动警示状态,以通知该群组中的成员有至少一成员失去联系,达到在相同的群组中各警示装置之间具有互联通知的防遗失提醒警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装置防遗失警示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将多个警示装置设为一群组,在同一群组中的警示装置彼此互相联系,而且无主仆或位阶之分,只要有一警示装置失联,群组中彼此未取得联系的各警示装置便进入警示触发状态,以通知彼此未取得联系的各警示装置有成员失联,达到以群组模式相互提醒来建构多装置防遗失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防遗失的技术是由一智能型手机搭配至少一卷标组成,该卷标置于欲追踪的人或物上,且卷标能发射讯号,而与智能型手机之间达成无线收发协议,智能型手机上下载一执行软件,在一无线收发协议的范围内,因该智能型手机能接收到标签所发送出来的讯号,故该执行软件判断追踪的人或物在范围内,若该智能型手机未接收到标签所发送出来的讯号时,则该执行软件判断追踪的人或物不在范围内,同时在手机产生警示信号,通知手机用户追踪的人或物超出预设距离。
甚至还有一些系统进一步搭配GPS定位系统,可供智能型手机端知悉追踪的人或物精确位置,以利进行追踪的人或物的寻找。
上述的技术,可参中国台湾I501200“物品防遗失装置及方法”、中国台湾I484447“协寻装置、防走失电子系统以及其操作方法”、中国台湾I470445“目标协寻系统及其协寻方法”、中国台湾I436669“具遗失协寻系统的智能手机及遗失智能手机定位协寻方法”、中国台湾I367460“具防遗失侦测功能的电子装置及方法”。
惟,上述各专利案其装置之间皆有主从之分,因此只能由主机(智能型手机)追踪子机(标签,即追踪的人或物),并在主机产生警示状态,即子机皆是处在被动状态而毫无积极作为,甚至上述主机皆须在智能型手机下启动执行软件方能达到防遗失、追踪功能,整个系统所需的成本较高,经济效益有限,尤其倘若主机故障或遗失,则整个系统将瘫痪无法使用,加上主机与子机之间仅能采一对一的联机追踪,无法一对多,也无法及时加入或删除子机,实用性仍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群组化的多装置防遗失警示系统及方法,透过设置多个警示装置,并令各警示装置之间彼此联系且无位阶或主从之分,使各警示装置构成一群组,在该群组内的各警示装置皆具有侦测在该群组内任一警示装置防遗失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及功效,由以下技术实现:
一种群组化的多装置防遗失警示系统,具有多个警示装置,所述警示装置包括有电源供应模块以及与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电性连接以供给电源的无线收发模块、处理模块、警示模块;其中:
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在一广播时间内进行发送本身独特的一封包,而在一接收扫描时间内接收扫描属于其他所述警示装置本身独特的所述封包,而接收扫描的所述封包储存于所述处理模块中的储存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科技大学,未经昆山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75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