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分量地震数据的矢量去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7404.4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芦俊;王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量 地震 数据 矢量 方法 | ||
1.一种多分量地震数据的矢量去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多分量地震数据的波矢量,其中所述多分量地震数据的波矢量包括有效信号、地滚波和随机噪音的波矢量;
利用第一移动时窗,对多分量地震数据的波矢量进行计算出第一平均波矢量,并将所述第一平均波矢量进行中值滤波,以取得所述地滚波的真实模量,且将多分量地震数据的波矢量与所述地滚波的波矢量相减,以取得矢量时间序列,所述第一移动时窗的长度的下限为所述有效信号的最大视周期的一半,且所述第一移动时窗的长度小于所述地滚波的最小视周期的一半;
利用第二移动时窗,对所述矢量时间序列进行均值滤波,以取得第二平均波矢量,并对所述第二平均波矢量进行中值滤波以及在同一接收线内进行中值滤波,以压制矢量时间序列中的随机噪音的波矢量,进而取得净化后的有效信号的波矢量,所述第二移动时窗的长度设置为地震子波旁瓣的1/4;
所述多分量地震数据的波矢量满足如下公式:
A(t)=B(t)+G(t)+N(t),
其中,t表示时间,B(t)、G(t)和N(t)分别表示在t时刻的有效信号、地面滚动和随机噪音的波矢量;
所述第一平均波矢量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Kj表示第一平均波矢量,T1表示第一移动时窗,△t表示地震数据的时间采样率,
将所述第一平均波矢量进行中值滤波满足如下公式:
M(t)=argmin(D(Kj)),
其中,M(t)表示中值矢量,D(Kj)表示所述第一平均波矢量中一个矢量与所有其它矢量的距离的总和且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所述地滚波的真实模量满足如下公式:
G(t)=γ1(t)M(t),
其中,γ1(t)表示第一比例因子;
所述第二平均波矢量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M1(t)表示第二平均波矢量,T2表示第二移动时窗,C(t)表示所述矢量时间序列,
对所述第二平均波矢量进行中值滤波以及在同一接收线内进行中值滤波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M2(t)表示压制随机噪声矢量后的波矢量,M3(t)表示压制其它非地滚波的相干噪声的波矢量,k为中值滤波的输出道,K为中值滤波的移动道窗长度,
所述净化后的有效信号的波矢量满足如下公式:
B(t)=γ2(t)M3(t),
其中,γ2(t)表示第二比例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74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