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疫苗佐剂、疫苗组合物及硫酸化壳寡糖在制备疫苗佐剂和疫苗组合物中的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66977.5 | 申请日: | 2017-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8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杜昱光;贾培媛;未金花;张贵强;程功;焦思明;冯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9/39 | 分类号: | A61K39/39;C08B3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李彪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疫苗 佐剂 组合 硫酸 寡糖 制备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硫酸化壳寡糖在制备疫苗佐剂及含该疫苗佐剂的疫苗组合物和疫苗制剂中的用途,所述疫苗佐剂包含6‑O‑硫酸化壳寡糖(COSS)和2‑N,6‑O‑硫酸化壳寡糖(SCOSS),所述硫酸化壳寡糖由以下方法制备:壳聚糖经生物酶法水解、化学法降解或物理方法裂解生成聚合度为2‑10、脱乙酰度90%的壳寡糖,氯磺酸‑硫酸法对壳寡糖6‑O修饰制备COSS,然后通过磺酸吡啶法在COSS的氨基上进行硫酸化修饰可到SCOSS。所述硫酸化壳聚糖的聚合度为2‑10的壳寡糖,分子量范围为400~10000Da,其含硫量(S%)大于29%。本发明的含硫酸化壳寡糖的疫苗佐剂可以用作减毒疫苗、灭活疫苗、核酸疫苗、多肽疫苗或蛋白质疫苗的佐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硫酸化壳寡糖在制备疫苗佐剂及含该疫苗佐剂的疫苗组合物和疫苗制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佐剂是一类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应用时能增强抗原免疫效应的物质,它的作用主要是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自200多年前英国医生Jenner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并取得了人体试验成功,人类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控制某些传染性疾病。1925年法国免疫学家兼兽医学家Gaston Ramon发现在白喉、破伤风疫苗中加入木薯淀粉、琼脂、化脓性细菌等某些与抗原无关的物质可以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对白喉和破伤风毒素的抵抗力。在此后的疫苗佐剂的研究中发现许多物质均具有佐剂效应,如木薯粉、羊毛脂、丹宁酸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免疫佐剂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物质被发现有免疫佐剂的功能,如铝盐佐剂、油乳佐剂、蜂胶佐剂、多糖佐剂、新型免疫佐剂等(Biomolecular Engineering,2001,18(3):69-85.)。油乳佐剂主要有油包水乳剂的弗氏佐剂(FA)、水包油乳剂的MF-59等。新型免疫佐剂有脂质体、细胞因子佐剂等。至今被我国批准合法使用的人用疫苗佐剂是铝盐佐剂,它可以有效地诱导免疫反应,显著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Arch Virol,2008,153(5):831-837.)。然而,铝佐剂只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对于如HIV等胞内病毒无法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促进作用。其次,铝佐剂主要以氢氧化铝和磷酸铝为代表,在注射部位产生红肿、结节等局部反应,铝盐还易在体内蓄积,特别是脑部,有可能导致脑病的发生。传统兽用疫苗中常用的佐剂有铝盐佐剂和油佐剂。油佐剂疫苗在抗体效价和免疫持久性方面都优于铝盐佐剂疫苗,但油佐剂不良反应严重,皮下注射会引起炎症、溃疡和肉芽肿;油类物质长期潴留于组织中不易代谢。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针对不同疾病已开展了各种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新型技术疫苗如抗原表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抗原纯度越来越高,但这些疫苗普遍存在分子小、免疫原性弱、难以诱导机体产生有效免疫应答等不足,从而需要免疫佐剂来协同这种作用,尤其是安全无毒、能够刺激较强细胞免疫应答的佐剂,以及适合粘膜疫苗、核酸疫苗和肿瘤疫苗的免疫佐剂。理想的疫苗佐剂应当具有以下特征:对于特定的人群或动物,要保证副作用最小;佐剂作用要持久稳定;生产成本要尽量低;增强细胞或体液免疫的强度要能达到保护要求;不同用药途径产生的毒副作用都应清楚研究。
壳寡糖分子量小,水溶性良好,易被人体吸收,生物活性高,具有大分子糖所不具备的更独特的生理生化活性,同时具有纯天然、无辐射、无污染等特点,在保健品、营养剂、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工业方面,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饲料添加剂等农牧业方面,废水处理、纺织、化工、日用化学品、生物工程和医药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它能够有效激活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将其开发为疫苗佐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6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