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6715.9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7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凌云;史琴;赖晓敏;朱浩文;叶恒;沈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J13/10;H03K19/21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08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粒子 翻转 并行 方法 | ||
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包括步骤:在FPGA内部创建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根据加扰多项式采用8级移位寄存器动态生成扰码序列;将生成的扰码序列按字节同时写入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相同地址中;读取格式化数据的同时从第一扰码表读取第一扰码、从第二扰码表读取第二扰码和从第三扰码表读取第三扰码,并对第一扰码、第二扰码和第三扰码进行三取二操作获得最终扰码;将最终扰码对读取的格式化数据进行加扰操作。由于在FPGA内部创建三份相同的扰码表,并三取二操作获得最终的扰码,三份码表同一位置同时发生单粒子翻转的概率极低,从而提高了并行加扰设计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与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传领域,为了便于定时恢复,信号在传输前需要进行加扰处理以改变其传输特性,加扰能够限制连“0”码或连“1”码的长度,在提高信号比特定时含量的同时,也使原始信息充分随机化。加扰编码器可以采用软件或硬件设计实现,而硬件实现编码效率更高,并且不需要占用CPU资源,因此在卫星通信中,一般采用FPGA实现的方法。SRAM型FPGA具有逻辑资源丰富、内部RAM多、速度高、可重配置等特点,是并行加扰设计的首选。但SRAM型FPGA受空间高能粒子影响较大,其内部缓存的扰码表很容易发生单粒子翻转,从而使数据出现误码,在单粒子环境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加扰功能完全失效,无法满足卫星等高可靠性产品的数据传输要求。因此在加扰编码器设计中必须考虑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设计措施。
XILINX公司针对SRAM型FPGA的SEU问题提出了刷新、回读检测等方案,星上FPGA设计中还经常使用三模冗余设计,可以有效地缓解FPGA内部资源的单粒子翻转(SEU)效应,这为本发明的提出提供了可行性。本发明借鉴FPGA刷新以及三模冗余的思路,对扰码表进行刷新,并且在FPGA逻辑设计中对扰码表进行三取二设计,从而极大地提高加扰模块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并且避免了对FPGA器件本身进行三模冗余设计而付出速度的代价。
目前在并行加扰处理中采用的抗单粒子翻转的方法主要有:
毕占坤、苏绍景、张羿猛、黄芝平,“SDH骨干网并行加扰解扰技术研究”,光通信技术,2006年第5期,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推导的并行加扰解扰算法,适用于任意位宽的并行加扰解扰,动态生成扰码矩阵,但一旦发生单粒子翻转,必须等到下一个扰码循环序列才能恢复。
马寅、安军社、王连国、孙伟,“基于Scrubbing的空间SRAM型FPGA的抗单粒子翻转系统设计”,空间科学学报,2012/32(2)-270-07,对Xilinx公司Virtex-2系列xc2v3000器件提出了一种三模冗余加刷新的方法来阻止单粒子翻转的累积,但FPGA器件级三模冗余会明显降低器件速率,不适用于卫星高速数据处理领域。
专利申请号201410466486.8,名称“星载多载荷数据帧传输系统”,介绍了一种数传系统,动态生成扰码序列,将CRC校验后的数据直接进行加扰,一旦发生单粒子翻转,必须等到下一个扰码循环序列才能恢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空间单粒子翻转的并行加扰方法,包括步骤:
在FPGA内部创建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
根据加扰多项式采用8级移位寄存器动态生成扰码序列;
将生成的扰码序列按字节同时写入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相同地址中;
读取格式化数据的同时从第一扰码表读取第一扰码、从第二扰码表读取第二扰码和从第三扰码表读取第三扰码,并对第一扰码、第二扰码和第三扰码进行三取二操作获得最终扰码,第一扰码表、第二扰码表和第三扰码表的读取地址相同;
将最终扰码对读取的格式化数据进行加扰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67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