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茶方法和压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6385.3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7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坚胜;原点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茶 揉捻 茶叶表面 破损处 刺破 茶叶 释放 | ||
一种制茶方法和压茶装置,其中,所述制茶方法通过对茶叶表面进行刺破处理,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从破损处释放出;起到了揉捻的效果,从而无需揉捻,提高了制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茶方法和压茶装置。
背景技术
茶是大多数人都很喜欢的饮品,其包括绿茶、红茶、青茶、黄茶、花茶和黑茶等诸多种类。茶品的好坏取决于茶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上述各类茶叶的制作需要经过采摘、杀青(炒青)、揉捻、干燥等步骤。其中,揉捻是为了让茶叶在冲泡时口感更好。常规的揉捻采用手工揉捻或者机器揉捻。由于揉捻通常在高温下进行且力度大,手工揉捻对工人双手皮肤伤害较大,且非常耗费气力和时间,连续工作时间受限,且不同工人之间的手法和力度有差异,易导致茶叶品质不稳定。机器揉捻虽不受工作持续时间的限制,但揉捻过程本身耗费时间较长,虽然可提高揉捻茶的量来提高效率,但存在部分茶叶未被充分翻炒和揉捻的情况,影响茶的整体品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茶方法和压茶装置,通过刺破茶叶来代替揉捻,提高制茶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刺茶步骤,对茶叶表面进行刺破处理,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从破损处释放出。
所述的制茶方法,其中,对茶叶表面进行刺破处理,包括:
采用表面散布有凸起的轧辊对茶叶进行辊压,通过所述凸起刺破茶叶叶片以破壁。
所述的制茶方法,其中,对茶叶表面进行刺破处理,包括:
采用表面散布有刺针的压板对茶叶进行穿刺,通过所述刺针刺破茶叶叶片以破壁。
所述的制茶方法,其中,所述轧辊表面散布的凸起经过喷砂处理形成。
所述的制茶方法,其中,所述制茶方法还包括:
杀菌步骤,对茶叶进行杀菌;
干燥步骤,通过晾晒、烘烤和/或热风烘干来降低茶叶的含水量。
所述的制茶方法,其中,所述轧辊包括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在辊压之前,所述茶叶单层平铺入料,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通过转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辊压单层茶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茶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轧辊和/或第二轧辊的表面散布有凸起,所述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通过转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辊压茶叶,通过所述凸起刺破或压破茶叶叶片以破壁,释放出有效成分。
所述的压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轧辊和/或第二轧辊表面散布的凸起经过喷砂处理形成。
所述的压茶装置,其中,所述压茶装置还包括用于进料的传输带;传输带的出料端位于第一轧辊的正上方,第二轧辊位于第一轧辊的斜上方,第一轧辊沿所述出料端到第二轧辊的方向转动。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压茶装置,包括压板,设置在压板正下方的加工台和驱动装置,所述压板的下表面散布有刺针,所述加工台的台面上设置有与刺针适配的避位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压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制茶方法和压茶装置,其中,所述制茶方法通过对茶叶表面进行刺破处理,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从破损处释放出;起到了揉捻的效果,从而无需揉捻,提高了制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制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压茶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压茶装置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坚胜;原点私人有限公司,未经陈坚胜;原点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6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乳化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茶叶自动化炒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