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厨余垃圾制作绿化用肥料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66093.X 申请日: 2017-09-22
公开(公告)号: CN108002871B 公开(公告)日: 2021-03-16
发明(设计)人: 孙静亚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C05F17/10 分类号: C05F17/10;C05F17/20;C05F17/80;C05G3/00;C05G3/80
代理公司: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代理人: 吴秉中
地址: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垃圾 制作 化用 肥料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制作绿化用肥料的方法,包括:预处理、脱盐脱油、有氧发酵、后处理,将厨余垃圾进行分拣除杂后脱盐脱油,然后加入微生物菌剂进行有氧发酵,经与功能菌复配造粒即得绿化用肥料。有益效果为:不仅使废弃物减量,肥料中还富含有机质、氨基酸、有机态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而且肥料具有固碳、持水的作用,还能增加土壤养分持留、减少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因此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绿化用肥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制作绿化用肥料的方法。

技术背景

厨余垃圾是对餐饮业、食品加工业和家庭等加工、消费食物过程中形成的残羹剩饭、过期食品、下脚料等废弃物的总称。作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重要类型,厨余垃圾占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比重已达37-62%,且绝对量逐年增长。厨余垃圾具有高含水量、高有机质、高油脂、高含盐量等特点,一般来说其含水率达70-90%,含油量150-6000mg/L,含盐量为1.58g/L,以干物质计,其有机质含量达80%-93%。因此,用传统的填埋和焚烧等方法处理厨余垃圾不仅浪费资源,更会产生大量渗滤液、恶臭及二恶英等污染物。近年来,“地沟油”、“垃圾猪”等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形成并健全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产业链迫在眉睫。

肥料化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过程中亦存在许多潜在环境污染源,威胁与之相关的水、大气、土壤等各环境要素。目前,国内外对于厨余垃圾肥料化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程技术方面,从堆肥原料的参数、堆肥过程的条件等方面对肥料化工艺不断优化,但对肥料化过程中二次污染的源强、排放状况以及控制措施未见相关研究。

关于利用厨余垃圾制备肥料的技术有很多方法,现有技术如授权公众号为

CN 104261959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餐厨垃圾制作有机肥料的材料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发明方法以餐厨垃圾粉、秸秆粉、腐殖酸粉、乳酸菌粉作为有机肥料组合物,具有制备简单、价廉环保的优点,但是没有对厨余垃圾进行彻底的发酵分解,仅仅是简单的组合成有机肥料,其在土壤溶液中进行发酵的过程会非常缓慢,因此肥效太低,而且厨余垃圾中的盐分对土壤与植物会造成危害,该有机肥料也无法改善土壤结构,因此推广价值较低。

发明内容

本方法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利用厨余垃圾制作绿化用肥料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中所用的微生物菌种及其所购买企业为:嗜热耐盐脂肪芽孢杆菌,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热带假丝酵母,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绿色木霉、淡紫拟青霉、巨大芽孢杆菌,山东绿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枯草芽孢杆菌,山东高龙生科技有限公司;胶冻样芽孢杆菌,沧州莱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泾阳链霉菌,上海嘉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米曲霉,武汉远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厨余垃圾制作绿化用肥料的方法,包括:预处理、脱盐脱油、有氧发酵、后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将厨余垃圾中的塑料、石块、烟头、废纸、电池、金属、木头等杂质剔除,然后进行挤压,挤出多余水分后投入粉碎机,粉碎成1-2毫米的颗粒待用;堆肥前对厨余垃圾进行分选,剔出杂质与不易降解的物质,纯化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生物质,为后续步骤做准备;

脱盐脱油:将餐厨垃圾与水按照1:2-3的重量比混合,在23-28℃条件下,搅拌10-15分钟,静置后取固体物;在固体物中加入1-2倍的蒸馏水混合均匀后在95-100℃温度下蒸煮60-80分钟,静置后取固体物质在4000-5000r/min转速下脱水6-10分钟,取固体物待用;过高的含水率会降低微生物对氧气的接触率,不利于微生物生长, 而且容易产生酸败、恶臭等问题;降低厨余垃圾的含盐率与含油率可以提高堆肥产品品质,不仅增强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堆肥效率,而且可有效缓解土壤酸化,降低对作物根部的危害,长期使用不会导致土壤的盐碱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60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