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站台缝隙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5403.6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邱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海润亿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金娟娟 |
地址: | 3507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站台 缝隙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辅助装置,公开了一种站台缝隙连接装置,其包括伸缩桥板(1),还包括驱动杆(2)、主连接杆(3)以及缓冲杆(4),伸缩桥板(1)上设有一横向布置的桥板滑槽(5)以及一纵向布置的桥板缓冲滑槽(6),主连接杆(3)的一端铰接在驱动杆(2)上,另一端与缓冲杆(4)的中部铰接且铰接处设有在桥板缓冲滑槽(6)内滑动的第一滑轮(7),缓冲杆(4)的一个端部设有在桥板滑槽(5)内滑动的第二滑轮(8)。本发明通过伸缩桥板的伸缩,使得旅客能够更加安全进入列车厢,避免踩空现象,保障残疾人的轮椅安全通行,增强乘客上下车厢时的安全保障,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物品掉入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站台缝隙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列车(地铁和火车)建设中,为了保证列车车厢的安全行驶,其轨道和站台之间必然留有适当的空隙,因而就出现列车到达站台后其列车门与站台之间的缝隙,由于缝隙的存在,使得旅客上下车必须跨过此空隙,稍微不慎或抬脚不高,旅客很容易踩入空隙,从而导致乘客受到惊吓并恐慌或受伤,此空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站台缝隙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站台缝隙连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站台缝隙连接装置,包括伸缩桥板,还包括驱动杆和与驱动杆连接实现伸缩桥板伸缩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杆铰接的主连接杆以及与主连接杆铰接的缓冲杆,伸缩桥板上设有一横向布置的桥板滑槽以及一纵向布置的桥板缓冲滑槽,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驱动杆上,另一端与缓冲杆的中部铰接且铰接处设有在桥板缓冲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滑轮,缓冲杆的一个端部设有在桥板滑槽内滑动的第二滑轮;伸缩桥板为合金制成的条纹防滑桥板,伸缩桥板的厚度为3-6mm;还包括启动盒,驱动杆铰接在启动盒的侧壁上,伸缩桥板缩回时,传动机构能够完全收纳于启动盒内;启动盒内设有横向布置的滑动滑槽,驱动杆与主连接杆的铰接点处连接有助力滑撑杆,主连接杆的中部铰接有助力支撑杆,助力滑撑杆与助力支撑杆之间铰接有助力滑撑接力杆,助力滑撑接力杆与助力滑撑杆的铰接处设有能够在滑动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滑块,助力滑撑接力杆铰接在助力支撑杆的中部,助力支撑杆上远离主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能够在滑动滑槽内滑动的第二滑块。启动盒起到对传动机构的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避免灰尘侵蚀零部件。主连接杆、助力支撑杆、助力滑撑杆以及助力滑撑接力杆铰接后形成平行四边形。使得整个传动机构的传动过程更加平稳、顺畅。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端连接在启动盒侧壁上,另一端与缓冲杆的端部连接的拉力弹簧。拉力弹簧施力于缓冲杆,使得在伸缩桥板拉回过程中,拉力弹簧恢复,也能够对缓冲杆施加一定拉力,使得伸缩桥板更加高效的收回;在推出伸缩桥板过程中,拉力弹簧能够保证缓冲杆呈一定角度布置,使得主连接杆对缓冲杆施加的推力角度更加合理,保证伸缩桥板能够顺利、高效推出。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端连接在伸缩桥板上且沿伸缩桥板伸缩方向布置的桥板伸缩杆,桥板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站台上。
作为优选,伸缩桥板上靠近列车门的端部固定有防撞橡胶垫,起到对伸缩桥板以及对列车门的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传动机构位于伸缩桥板下方,且在伸缩桥板的两侧均设有传动机构,实现对伸缩桥板的两侧施力,保证伸缩桥板能够更加顺畅、稳定伸缩。
作为优选,驱动杆连接在站台防护推拉门上或通过一电机驱动。驱动杆呈T形,其中一端与主连接杆连接,另一个端部连接在站台防护推拉门上或与一电机连接,T形中横杆与竖杆的相交处铰接在启动盒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与伸缩桥板铰接的防护盖。防护盖能够遮挡住伸缩桥接器,增强伸缩桥板的固定与平衡,并增加美观性。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海润亿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海润亿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54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