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集油回流装置的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5230.8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亮;张正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7 | 代理人: | 潘杰,白洪长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集油 回流 装置 餐饮 污水处理 设备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带集油回流装置的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设备箱体(1),设备箱体内设有油水分离腔(3),油水分离腔一侧设有用于收纳油液的集油仓(4),油水分离腔顶部设有将浮油刮至集油仓内的刮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仓(4)底部为斜面,且斜面的底端设有出油口,出油口分支两路,一路连接排油管(5),另一路连接回流管(9),排油管中设置排油阀(6),回流管中设置回流阀(8),回流管与所述油水分离腔(3)内相通;初始状态下,所述排油阀关闭,所述回流阀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集油回流装置的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9)呈倾斜设置,回流管与油水分离腔(3)相连的一端低,另一端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集油回流装置的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体(1)内包括除渣腔,除渣腔位于油水分离腔上方,除渣腔底部与油水分离腔相通,除渣腔内设置排渣装置(12),排渣装置的排渣口外接排渣管(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集油回流装置的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腔顶部、油水分离腔(3)顶部、集油仓(4)顶部均设有带手柄的盖板(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集油回流装置的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装置(14)包括水平刮油的刮板,以及带动刮板刮油的传动链和带动传动链传动的电机;所述油水分离腔(3)顶部一侧设有将刮板刮落的油液倾斜导入所述集油仓(4)的导油槽(3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集油回流装置的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箱体(1)内位于油水分离腔(3)的后方设有至少两个连续排列设置的沉淀过滤腔(15)和一个排水腔(16),各沉淀过滤腔内通过竖向的隔板分隔形成沉淀区(1501)和过滤区(1502),过滤区内设有过滤器;前一个沉淀过滤腔的过滤区通过溢流口与后一个沉淀过滤腔的沉淀区相通,所述油水分离腔通过通水口与首端沉淀过滤腔的沉淀区相通,末端沉淀过滤腔的过滤区通过溢流口与所述排水腔相通,且上述溢流口的溢流方向与各沉淀过滤腔的排列方向一致;各所述沉淀过滤腔内的隔板底部设有导通沉淀区和过滤区的通道(1503),该通道的水流方向与上述溢流口的溢流方向在水平面内呈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集油回流装置的餐饮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过滤腔(15)的沉淀区(1501)以及排水腔(16)均与所述集油仓(4)相邻设置,且沉淀区顶部和排水腔顶部与集油仓之间均设有溢油口(1504),溢油口位置设有用于溢油导流的导油板(17)。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集油回流装置的餐饮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排油阀(6)关闭,所述回流阀(8)打开,初次使用时,先向所述油水分离腔内注满洁净的水,水经回流管流至集油仓内,使油水分离腔和集油仓的水位一致;接下来进行污水处理,油污水进入所述油水分离腔(3),经油水分离后,浮油漂浮于油水分离腔顶部,通过所述刮油装置将浮油刮入所述集油仓内,随着集油仓内浮油增加,为了平衡油水分离腔和集油仓两者的水位,集油仓内密度大的水体在浮油比重增加的情况下沿所述出油口的回流管回流至所述油水分离腔内;以上述方式持续处理,直至集油仓内集满浮油时,打开所述排油阀,关闭所述回流阀,浮油经所述排油管(5)排出收集,即完成该油水分离设备的一次集油、排油过程;当排油完成后,再次打开回流阀,关闭排油阀,即可继续进行后续集油、排油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创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52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