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5016.2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佐毅;肖依;宁寻安;王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挥发性 有机 废气 中多环 芳烃 去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为四类:极易挥发性有机物(VVOCs)、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和与颗粒物或颗粒有机物有关的有机物(POM)。其中,半挥发性有机废气SVOCs是指沸点在240~400℃范围内,蒸汽压在(0.1~10-7)×133.322Pa的有机物,空气中以气相和颗粒相两种方式存在。半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现有技术中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有生物过滤,如申请号为201110320024.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纳米Na2Ti6O13/TiO2紫外光催化氧化协同生物过滤去除有机废气的方法,包括有机废气经喷淋塔后进入光催化器进行催化,然后气体再从生物滤塔下面进入塔内进行过滤。其中,有机废气进入光催化器发生催化反应,纳米Na2Ti6O13/TiO2催化剂将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光催化氧化形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在生物过滤塔中,特定生物菌种将剩余挥发性有机物降解为CO2和水后排出,生物滤塔连通有微生物活性调节系统,对菌群的活性进行调节。然而,该生物过滤的方法有机废气的去除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多环芳烃的半挥发性有机废气经过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半挥发性有机废气;
在35~55℃下,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鼠李糖脂的水相乳化液接触,吸收所述预处理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的多环芳烃,得到含多环芳烃的乳化液;
将含多环芳烃的乳化液采用嗜热嗜温菌降解,得到处理后的半挥发性有机废气。
优选地,所述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的鼠李糖脂在水相乳化液中的浓度不低于500mg/L。
优选地,所述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多环芳烃的沸点低于400℃。
优选地,所述降解的温度为37~45℃。
优选地,所述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鼠李糖脂的水相乳化液接触具体包括:
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鼠李糖脂的水相乳化液以雾化的形式接触。
优选地,水相乳化液的雾化喷淋量与含多环芳烃的半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气体流量比为(10~300)L/min:(2000~30000)m3/h。
优选地,所述嗜热嗜温菌采用活性炭进行固定化;所述活性炭的粒径为0.20~0.45mm,比表面积为900~1200m2/g。
优选地,所述含多环芳烃的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小于1500mg/m3。
优选地,所述嗜热嗜温菌为Acinetobacter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多环芳烃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多环芳烃的半挥发性有机废气经过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半挥发性有机废气;在35~55℃下,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鼠李糖脂的水相乳化液接触,吸收所述预处理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的多环芳烃,得到含多环芳烃的乳化液;将含多环芳烃的乳化液采用嗜热嗜温菌降解,得到处理后的半挥发性有机废气。本发明利用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鼠李糖脂,对水溶性差的半挥发性有机废气(SVOCs)中的多环芳烃产生增溶作用,结合嗜热嗜温菌降解作用,使得半挥发性有机废气中多环芳烃的去除率较高。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废气中菲的去除率达到93.7%;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采用的有机废气吸收装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不同吸收液对有机废气中菲的去除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不同温度下有机废气中菲的去除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功能菌对喷淋废气吸收液中菲的降解效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采用的印染污泥样品中多环芳烃的组分分布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SVOCs废气中多环芳烃的去除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5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