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光子探测的多相伪随机序列快速生成及解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4913.1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郝伟;陈松懋;苏秀琴;李哲;汪书潮;朱文华;张占鹏;夏爱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4 | 分类号: | G06F17/14;G01J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子 探测 多相 随机 序列 快速 生成 解码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单光子探测的多相伪随机序列快速生成及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设相关参数;
包括序列生成算法参数与Mersenne Twister算法参数;
其中序列生成算法参数包括编码长度、调制位置比例阈值、强度范围及对应的强度值、缓冲位数;
步骤二:获得多相伪随机编码;
2.1)、设置种子序列,根据Mersenne Twister算法生成随机数;
2.2)、根据预设的调制位置比例阈值,判断该随机数在伪随机序列中对应的位置是否为调制位置,若为调制位置,则根据预设的强度范围确定该调制位置的强度值,并将该调制位置之后的缓冲位置的强度值设为零;若为非调制位置,则将其强度值设为零;调制位置及其后面的缓冲位置对应的强度值构成部分编码;
2.3)、重复步骤2.1)与步骤2.2),直到达到设定编码长度完整的多相伪随机编码;
步骤三:通过单光子探测装置获取发射编码与接收编码,所述发射编码即为步骤二获得的多相伪随机编码;再对发射编码与接收编码做相关,从而解算出目标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光子探测的多相伪随机序列快速生成及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具体为:
2.11)、根据设定的序列生成算法参数与Mersenne Twister算法参数以及种子序列初始化随机序列;
2.12)、通过重新组合形成新序列及将新序列与旋转矩阵相乘更新随机序列;
2.13)、通过将更新后的随机序列移位、按位异或抽取最终输出的随机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单光子探测的多相伪随机序列快速生成及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循环下式n-1次产生除种子序列外的其余n-1个码字,构成初始化随机序列x;
其中为“按位异或”操作,>>为按位右移操作,f为初始化参数,w为码字长度,x为随机序列中的随机数,j为第j个码字,j从1取到n-1,n为递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单光子探测的多相伪随机序列快速生成及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12)具体为:
a)、在初始化随机序列x中,取xk的高w-r位与xk+1的低r位组合成新序列xnew;
其中r为码子切割点,u、l均为回火位移;
b)、xnew与旋转矩阵A相乘,其中A是矩阵的有理标准型,
其中为“按位异或”操作,>>为按位右移操作;
步骤2.13)具体为:
c)、xnewA与xk+m按位异或,获取xk+n,重复步骤a)至步骤b)n-1次,更新x序列;
其中m为中间值;
d)、设y为当前序列的下一个取值,按照如下操作获取最终抽取的随机数:
z即为最终输出的随机数,<<表示按位左移,b,c、s,t、u,d,l均为回火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49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达式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 下一篇:交互式动态影响图的最优K模型求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