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打印装置及其液槽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3653.6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朋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55 | 分类号: | B29C64/255;B29C64/2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深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型薄膜 三维打印 辨识 透光 槽体 液槽 读取 光敏树脂 读取器 盛放 贴附 种液 体内 纪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槽适用于三维打印装置。液槽包括槽体、至少一离型薄膜以及至少一辨识部。槽体用以盛放光敏树脂,且具有透光底部。所述离型薄膜位于所述槽体内,且贴附所述透光底部。所述辨识部设置于所述离型薄膜。所述三维打印装置的读取器读取所述辨识部,以取得所述离型薄膜的使用纪录。另提供一种三维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打印技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三维打印装置及其液槽。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平面复印技术已无法满足使用上的需求。有鉴于此,众多厂商无不积极投入三维打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由于三维打印技术及其材料应用日趋成熟,因此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制造所得的三维成型物在精密度和强度等方面已大幅提升,而逐渐为制造业界或工业界所采用,俨然成为新一代的前瞻制造技术。
以三维打印技术中的光固化成型法(Stereolithography)为例,其需在液槽中盛放液态的光敏树脂,并且,通过计算器的操纵光源,以使光源依据工件的其中一分层截面数据对液态的光敏树脂进行扫描,使得扫描区域内的液态的光敏树脂产生聚合反应而固化形成工件的其中一薄层。后续,依据工件的其他分层截面数据反复对液态的光敏树脂进行扫描,便能制作得到工作。
通常而言,液槽的底部多设有离型薄膜,其材质可为铁氟龙或硅胶,通过铁氟龙与硅胶不沾黏的特性,能够使薄层于拉拔过程中顺利地脱离液槽的底部,避免薄层被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一种三维打印装置及其液槽,其能让使用者得知离型薄膜的使用纪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液槽适用于三维打印装置。液槽包括槽体、至少一离型薄膜以及至少一辨识部。所述槽体用以盛放光敏树脂,且具有透光底部。所述离型薄膜位于所述槽体内,且贴附所述透光底部。所述辨识部设置于所述离型薄膜。所述三维打印装置的读取器读取所述辨识部,以取得所述离型薄膜的使用纪录。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槽中,所述辨识部为条形码或近场通讯卷标。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槽中,所述辨识部与所述透光底部分别位于所述离型薄膜的相对两侧。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槽中,所述辨识部接触所述透光底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槽中,所述离型薄膜包括第一离型薄膜与第二离型薄膜,所述第一离型薄膜接触所述透光底部,且所述第二离型薄膜与所述透光底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离型薄膜的相对两侧。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槽中,所述辨识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离型薄膜,且接触所述第一离型薄膜。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槽中,所述辨识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离型薄膜,且接触所述第二离型薄膜。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槽中,所述辨识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离型薄膜,且所述辨识部与所述第一离型薄膜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离型薄膜的相对两侧。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槽中,所述辨识部夹置于所述第二离型薄膜与所述第一离型薄膜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槽中,所述辨识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离型薄膜的第一辨识部与设置于所述第二离型薄膜的第二辨识部,其中所述第一辨识部接触所述第二离型薄膜,所述第二辨识部接触所述第一离型薄膜,且所述第一辨识部对位于所述第二辨识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槽中,所述离型薄膜的材质包括铁氟龙或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3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