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柱状透镜成型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62529.8 | 申请日: | 201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1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初;张晶;巴斯·鲍艾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7/06 | 分类号: | B29C67/06;B29C33/38;B29C3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梁文惠 |
| 地址: | 2156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柱状 透镜 成型 工艺 | ||
1.一种柱状透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提供刚性模具,所述刚性模具具有图形面和与所述图形面相对的平整表面;
步骤S2,在所述刚性模具的图形面上设置光固化树脂并在所述光固化树脂上设置透明封盖层,形成待固化结构;
步骤S3,将所述待固化结构设置在真空成型设备中进行所述光固化树脂的固化,形成柱状透镜;以及
步骤S4,将所述柱状透镜从所述刚性模具中脱除,得到所述柱状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透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成型设备具有容纳腔(10)和光源(30),所述容纳腔(10)中设置有柔性膜(20),所述柔性膜(20)将所述容纳腔(10)分割为上腔和下腔,所述光源(30)设置在所述上腔中,所述步骤S3包括:
将所述待固化结构设置在所述下腔中,所述透明封盖层靠近所述柔性膜(20)设置;
控制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的真空度使所述柔性膜(20)对所述透明封盖层施加压力;以及
利用所述光源(30)对所述光固化树脂进行辐照,使所述光固化树脂固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透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成型设备具有容纳腔(10)和光源(30),所述容纳腔(10)中设置有柔性膜(20),所述柔性膜(20)将所述容纳腔(10)分割为上腔和下腔,所述光源(30)设置在所述上腔中,所述步骤S3包括:
将所述待固化结构设置在所述下腔中,所述透明封盖层靠近所述柔性膜(20)设置;
利用所述光源(30)对所述光固化树脂进行第一次辐照,使所述光固化树脂预固化,得到预固化树脂;
控制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的真空度使所述柔性膜(20)对所述透明封盖层施加压力;以及
利用所述光源(30)对所述预固化树脂进行第二次辐照,使所述预固化树脂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柱状透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形成300~400mbar的正压力差,通过正压力差使所述柔性膜(20)对所述透明封盖层施加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状透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树脂为紫外光固化树脂,所述光源(30)为紫外光源,所述辐照的光辐照强度为800~1200mw/cm2,所述辐照的时间为5~50s,优选为10~30s。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状透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树脂为紫外光固化树脂,所述光源(30)为紫外光源,所述第一次辐照的光辐照强度为400~600mw/cm2,所述第一次辐照的时间为1~10s;所述第二次辐照的光辐照强度为800~1200mw/cm2,所述第二次辐照的时间为5~4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透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封盖层包括:
玻璃基板;
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上,所述透明导电层朝向所述光固化树脂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柱状透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膜(20)为橡胶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透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采用涂布、高精密度喷墨打印机或精密喷印在所述刚性模具的图形面上设置光固化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透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之前,所述柱状透镜成型工艺还包括:计算所述柱状透镜的体积,提供所述体积数量的所述光固化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状透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提供刚性模具的过程包括:
在不锈钢板上电镀金属层,优选所述金属层为镍层或铜层;
利用高精密雕刻机在所述金属层上雕刻用于形成所述柱状透镜的图形,形成所述刚性模具的图形面;
优选地,在所述不锈钢板的四周固定刚性结构,所述刚性结构与雕刻后的所述不锈钢板的厚度相等,且所述刚性结构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图形面在同一个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25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