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结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1831.1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2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余英俊;余健;亢学玮;彭双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结构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客车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结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整车梁单元初始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并与同类型车的模态进行对比;
S2、根据对比结果,建立拓扑壳单元模型,同时删除其中所有梁单元;
S3、基于所述拓扑壳单元模型,定义优化分析工况的弯曲工况以及扭转工况;
所述弯曲工况包括:约束前轮胎接地点的所有平动自由度,约束后轮胎除行驶方向的所有平动自由度,将客车的载荷按照整车的设计质心,均匀地作用到车身上,所述扭转工况包括:约束左前轮右后轮的所有自由度,载荷按照前后轮轴荷,在右前轮和左后轮位置施加对应轴荷力;或者,约束右前轮左后轮的所有自由度,载荷按照前后轮轴荷,在左前轮和右后轮位置施加对应轴荷力;
S4、基于所述拓扑壳单元模型,定义拓扑优化的边界条件和目标函数;
S5、根据步骤S4的优化结果,对初始的拓扑壳单元模型进行修改,获得优化后的第一整车梁单元模型;
S6、按照整车参数配置表,将载荷作用到优化后的第一整车梁单元模型上;
S7、基于所述优化后的第一整车梁单元模型,定义优化分析工况的弯曲工况以及扭转工况;
S8、定义尺寸优化的设计变量;
S9、根据定义的优化设计变量及设计规范,确定优化区域方钢规格,获得第二整车梁单元模型;
S10、建立整车的壳单元模型,并按照整车参数配置表,把载荷作用到壳单元模型上;
S11、基于所述整车的壳单元模型,定义优化分析工况的弯曲工况、扭转工况、转向工况以及制动工况;
S12、对所述第二整车梁单元模型进行调整,确定最终结构优化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所述弯曲工况包括:约束前轮胎接地点的所有平动自由度,约束后轮胎除行驶方向的所有平动自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所述扭转工况包括:约束左前轮右后轮的所有自由度,释放右前轮和左后轮所有自由度;或者,约束右前轮左后轮的所有自由度,释放左前轮和右后轮所有自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弯曲工况包括:约束前轮胎接地点的所有平动自由度,约束后轮胎除行驶方向的所有平动自由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扭转工况包括:约束左前轮右后轮的所有自由度,释放右前轮和左后轮所有自由度,载荷为1g的重力;或者,约束右前轮左后轮的所有自由度,释放左前轮和右后轮所有自由度,载荷为1g的重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转向工况包括:约束所有轮胎平动自由度,载荷为1g的重力和侧向加0.3g的加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制动工况包括:约束所有轮胎平动自由度,载荷为1g的重力和车辆前进方向加0.6g的加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具体包括:对所述第二整车梁单元模型进行应力分析,根据应力分析结果,对应力集中区域进行局部加强,或者调整斜撑的位置,确定最终结构优化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18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式磁铁分离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电缆料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