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异氰酸酯的反应器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1344.5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7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和;俞勇;尚永华;李建峰;孙中平;黎源;华卫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2/00 | 分类号: | B01J12/00;C07C265/14;C07C26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31581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氰酸 反应器 方法 | ||
1.一种制备异氰酸酯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包括:反应管,从反应管顶部的中心区域进入反应管内的光气内进料管,连接反应管上部的一侧的光气外进料管,在反应管下段设置的多个胺进料管;
其中,在反应管的上半部分设有混合反应区域,所述光气内进料管进入反应管内达到混合反应区域的上方,在混合反应区域的上方围绕光气内进料管的外周设置用于加强胺与光气混合的胺分配器,多个胺进料管在反应管的下段内上升并连接于胺分配器,
所述光气内进料管与反应管内壁之间构成环形空间,所述光气外进料管与该环形空间连通;
所述胺分配器是包括内壁和外壁的环形槽状结构,该环形槽状结构的出口向下,在环形槽状结构内具有倾斜设置的多个旋片,所述多个胺进料管的入口沿着环形槽状结构的外壁的周围设置,所述胺进料管能够实现胺进料管内胺气体与反应后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有效的热量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光气内进料管的半径r1为(0.1-0.4)r,其中,r为反应管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胺进料管的入口沿着环形槽状结构的外壁的周围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胺进料管的入口沿着环形槽状结构的外壁的周围每隔一定角度设置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胺进料管的入口沿着环形槽状结构的外壁的周围每隔10~60度角度设置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胺进料管的入口的开口方向垂直于反应管的轴线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胺进料管在反应管的下段内的配置为平行分布或螺旋上升的形式;和/或,胺进料管为4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胺进料管为8-36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胺进料管为12-24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单根胺进料管的总长度L1为反应管总长度L2的0.3-2.0倍。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单根胺进料管的总长度L1为反应管总长度L2的0.4-1.2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环形空间中,多个胺进料管出口与胺分配器相接,胺分配器的出口与光气内进料管出口处于同一平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胺进料管在混合反应区域内紧贴反应管的内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胺分配器具有4组以上的旋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胺分配器具有8-36组旋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胺分配器具有12-24组旋片。
1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胺分配器出口的总截面积为光气内进料管通道截面积的0.1-0.8倍。
1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胺分配器出口的总截面积为光气内进料管通道截面积的0.2-0.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13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