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节能型化学抛光液及其抛光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60381.4 | 申请日: | 201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包应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铭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F3/03 | 分类号: | C23F3/0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苏芳 |
| 地址: | 5234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节能型 化学抛光 及其 抛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型化学抛光液及其抛光方法,该抛光液的组分含量为:磷酸700~900ml/L;硫酸100~300ml/L;五水硫酸铜0.5~3g/L;间硝基苯磺酸钠0.1~2.5g/L;邻苯甲酰磺酰亚胺为0.1~2.5g/L。本发明具有对环境污染小、稳定性好、抛光效果好,无腐蚀点、出光速度快、金属表面光泽度高的优点,并在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生产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环保节能型化学抛光液及其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蚀性和成型性好、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在汽车、日用家电、IT行业、3C产品、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铝合金技术被列为国防科技关键技术及重点发展的基础技术。而其中化学抛光添加剂具有成分简单、稳定性好的特点,使其在相关研究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化学抛光是铝合金表面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序,通过化学抛光可以获得光洁平整的表面,使铝的光反射能力、热反射能力以及耐腐蚀性能得到加强,同时提高了铝制品的装饰效果。传统的化学抛光是将铝制品在“三酸”体系中进行化学抛光,由于该抛光方法存在严重的氮氧化合物大气污染而日益受到关注;因此传统的三酸化学抛光配方势必要做出调整,向不含硝酸的无烟抛光转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所存在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环境污染小、稳定性好、抛光效果好,无腐蚀点、出光速度快、金属表面光泽度高的环保节能型化学抛光添加剂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保节能型化学抛光液及其抛光方法,其组分含量为:磷酸700~900ml/L;硫酸100~300ml/L;五水硫酸铜0.5~3g/L;间硝基苯磺酸钠0.1~2.5g/L;邻苯甲酰磺酰亚胺0.1~2.5g/L。
优选地,其组分含量为:磷酸850ml/L;硫酸150ml/L;五水硫酸铜0.5g/L;间硝基苯磺酸钠0.2g/L;邻苯甲酰磺酰亚胺2.5g/L。
上述抛光液在抛光过程中,其使用温度优选为80~90℃;抛光时间优选为5~40s。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其组分含量为:磷酸700~900ml/L;硫酸100~300ml/L;五水硫酸铜0.5~3g/L;间硝基苯磺酸钠0.1~2.5g/L;邻苯甲酰磺酰亚胺0.1~2.5g/L;磷酸和硫酸是化学抛光的基础液,提供适当的粘度和对基体的溶解能力;
五水硫酸铜中的铜离子通过间硝基苯磺酸和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络合后,靠近铝微观表面,产生微电池反应,加快出光速度;间硝基苯磺酸钠对金属离子具有络合效果,吸附于工件表面,抛光时起到光亮剂的效果;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对金属离子具有络合效果,吸附于工件表面,与间硝基苯磺酸分子大小的差异以及吸附强弱不一致,更好地起到遮蔽铝表面微观凹陷的作用,加强出光效果,同时减少失重;因此本发明具有对环境污染小、稳定性好、抛光效果好,无腐蚀点、出光速度快、金属表面光泽度高的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环保节能型化学抛光液及其抛光方法,其组分含量为:磷酸700~900ml/L;硫酸100~300ml/L;五水硫酸铜0.5~3g/L;间硝基苯磺酸钠0.1~2.5g/L;邻苯甲酰磺酰亚胺0.1~2.5g/L。
其组分含量为:磷酸850ml/L;硫酸150ml/L;五水硫酸铜0.5g/L;间硝基苯磺酸钠0.2g/L;邻苯甲酰磺酰亚胺2.5g/L。
上述抛光液在抛光过程中,其使用温度优选为80~90℃;抛光时间优选为5~4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铭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铭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0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