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环保建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60359.X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1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傅倩倩;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倩倩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槽 滑腔 第一滑块 伸长 锤击装置 高效环保 建筑装置 平滑配合 锤击块 末梢 滑槽 工作效率 固定设置 减少设备 右侧内壁 左侧内壁 内顶壁 旋接件 眼装置 锤击 抵接 底面 滑杆 探入 有向 采购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建筑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固定安装在基座内的机壳,机壳内设有锤击装置和钻眼装置,锤击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壳左侧底面内的第一空槽,第一空槽内设有锤击块,第一空槽内顶壁内设有第二空槽,第二空槽内设有底部与锤击块顶部固定连接的旋接件,第二空槽上方的机壳内设有第一滑腔,第一滑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右侧伸长末梢探入第一滑腔内且与第一滑腔右侧内壁抵接平滑配合连接,第一滑块底部末梢固定设置有向下伸长设置的推滑杆;本发明能自行依次锤击以及钻眼的依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设备采购以及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环保建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过程中,需要将桩体沉到设计标高,此时就需要利用利用各种桩锤的反复跳动冲击力和桩体的自重,克服桩身的侧壁摩阻力和桩端土层的阻力锤击实现。目前以筒式柴油锤为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是以轻质柴油为燃料,对环境具有污染,而且振动大、噪声高、扰民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建筑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环保建筑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内的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锤击装置和钻眼装置,所述锤击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左侧底面内的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内设有锤击块,所述第一空槽内顶壁内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内设有底部与所述锤击块顶部固定连接的旋接件,所述第二空槽上方的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左侧内壁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平滑配合连接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右侧伸长末梢探入所述第一滑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滑腔右侧内壁抵接平滑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底部末梢固定设置有向下伸长设置的推滑杆,所述推滑杆底部伸长段通贯所述第一滑腔与所述第二空槽之间的所述机壳且平滑配合连接,所述推滑杆底部伸长末梢探入所述第二空槽内且与所述旋接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钻眼装置包括上下伸长设置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右侧内壁内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向左侧伸长设置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左侧伸长末梢探入所述第二滑腔内且与所述第二滑腔左侧内壁抵接平滑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腔内的所述第二滑块底面内设有钻眼电动机,所述钻眼电动机底部相对的所述第二滑腔内底壁通贯设有通连孔,所述通连孔内配合连接有向上伸长设置的钻眼头,所述钻眼头顶部与所述钻眼电动机底部端配合连接,所述锤击装置和所述钻眼装置之间的所述机壳内配合连接有驱导装置,所述驱导装置上方的所述机壳内设有用以与所述锤击装置和所述钻眼装置依次卡锁连接的卡锁装置,所述基座底面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行走轮,前后两个所述行走轮通过轮轴联动,所述行走轮内圈设置有轮辐,所述钻眼电动机上设置有管制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驱导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上下两侧的所述机壳内对称设有转化腔,上下两侧所述转化腔内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电动机上下两侧末梢配合连接的第一锥转轮,上侧所述转化腔内的所述第一锥转轮左侧顶部与下侧所述转化腔内的所述第一锥转轮右侧底部均吻合连接有第二锥转轮,上侧所述转化腔与所述第一滑腔之间的所述机壳内回旋配合连接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旋杆,下侧所述转化腔与所述第二滑腔之间的所述机壳内回旋配合连接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二旋杆,所述第一旋杆左侧伸长末梢探入所述第一滑腔内且末梢固定设置有第一偏转轮,所述第一偏转轮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下方的所述第一滑腔内且所述第一偏转轮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滑块底面抵接平滑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杆右侧伸长末梢探入上侧所述转化腔内且末梢与上侧所述转化腔内的所述第一锥转轮左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杆左侧伸长末梢探入下侧所述转化腔内且末梢与下侧所述转化腔内的所述第二锥转轮右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杆右侧伸长末梢探入所述第二滑腔内且末梢固定设置有第二偏转轮,所述第二偏转轮位于所述第二滑块下方的所述第二滑腔内且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滑块底面抵接平滑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倩倩,未经傅倩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0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自动化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利建筑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