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以及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0279.4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西野晃史;成瀬英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8D1/053;F28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春燕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以及 燃烧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以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燃烧装置,所述热交换器(51)具备传热翅片(1),传热翅片(1)具有:使传热管(40)贯穿插入的管贯插孔(10);以及将钎焊材料(4)保持在管贯插孔(10)的上方的钎焊材料保持部(11),当使传热管(40)贯穿插入到管贯插孔(10)时,在管贯插孔(10)的上方周边,分隔地形成有管贯插孔(10)的内周边与传热管(40)的外周面不接触的左右的非接触部(15)(16),在非接触部(15)(16)之间,形成有向传热管(40)的外周面延伸的钎焊材料导流部(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以及包括该热交换器的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组装入热水器和取暖用热源机等的燃烧装置的现有的热交换器具有:上下开口的壳体;通过规定的间隙并排设置在壳体内的多块薄板状的传热翅片;以及以相对于各传热翅片正交的方式被贯穿插入到设置在各传热翅片上的管贯插孔的多个传热管(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11-231993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特开2001-153468号公报)。
通常,由热传导性高的不锈钢金属形成的传热翅片以及传热管是已知的。这些传热翅片以及传热管通过具有比所述不锈钢金属融点低的金属钎焊材料(例如,镍钎焊材料)而接合在一起。
图6A为表示被用于现有的热交换器中的传热翅片2的概略主视图。如图6A所示,在传热翅片2上,形成有多个管贯插孔20。并且,在位于最上段的各个管贯插孔20的上方,通过将传热翅片2的上端缘开槽成半圆状而形成有钎焊材料保持部21。
在将传热翅片2与传热管30接合的钎焊工序中,首先,将传热管30贯穿插入到于壳体内并排设置的传热翅片2的管贯插孔20中而制作临时组装体。接着,如图6B所示,棒状或糊状的钎焊材料3被载置或涂布在钎焊材料保持部21之后,临时组装体在钎焊用的炉内被加热。于是,通过加热而熔融的流动性的钎焊材料3从钎焊材料保持部21滴入到被贯穿插入到最上段的管贯插孔20的传热管30的外周面顶部,进而通过毛细现象流落到在传热翅片2的管贯插孔20的周边与传热管3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之后,当钎焊材料3通过冷却工序而固化时,传热管30会被钎焊材料3钎焊固定在传热翅片2的管贯插孔20的周边。
在上述钎焊工序中,理想的是,如图6B所示,以管贯插孔20的中心与钎焊材料保持部21的中心在壳体(图中未示出)的上下方向的铅垂线上一致的方式,传热翅片2以保持为水平姿势的状态而被容纳在炉内。在这种理想状态下,若传热翅片2被容纳在炉内,则钎焊材料3如同图的实线箭头所示,从钎焊材料保持部21流落到传热管30的外周面顶部31,进而从外周面的顶部31均匀地流落到传热管30的外周面的左右。由此,钎焊材料遍布传热管30的外周面的几乎整个表面。因此,传热管30稳定地钎焊固定于传热翅片2的管贯插孔20。
然而,在实际的钎焊工序中,如图6C所示,传热翅片2以在上下方向上稍微倾斜的非理想状态被容纳在炉内。如果传热翅片2在上下方向上倾斜,从钎焊材料保持部21流下的钎焊材料3如同图的虚线箭头所示,从流下位置仅流到传热管30的外周面的左右任一侧。这样一来,在钎焊材料3在传热管30的外周面偏向流动后,通过冷却工序固化钎焊材料,传热管30中仅钎焊材料3流动的单侧的一部分区域与传热翅片2的管贯插孔20的周边钎焊在一起。其结果是,存在发生钎焊不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实而进行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力优越的热交换器以及具备所述热交换器的高热效率的燃烧装置。所述热交换器中无论炉内的传热翅片的姿势如何,从钎焊材料保持部流下的钎焊材料也会均匀地遍布传热管的外周面的几乎整个表面,从而能够切实地将传热管钎焊固定于管贯插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具备:上下开口且燃烧废气流动的壳体;以及并排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对向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多个传热翅片,
所述各传热翅片具有:使传热管贯穿插入的管贯插孔;以及将钎焊材料保持在所述管贯插孔的上方的钎焊材料保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内株式会社,未经林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02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支付式智能热水售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