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0164.5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3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M3/24 | 分类号: | B27M3/24;B27N7/00;A45B27/00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冠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扇子 包边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包括机架、底座、顶盖和控制中心,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能在顶盖上移动,所述驱动杆的下方设置有上包边模,所述驱动杆的左侧设置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上设置有储胶盒,所述上包边模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下包边模,所述机架的左侧设置有传输机,所述传输机上设置有包边竹片,所述机架右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内设置有切割刀,所述机架的右侧设置有控制中心。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实现了对扇框的自动包边,提高了扇子的制作效率,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扇子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
背景技术
宫扇,又名团扇,始于汉,盛于唐,为古代宫庭仕女的饰品,现今,已成为我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它的框架形状秀气、美观,再配上带有书画或绣花的扇面,古色古香,具有艺术、文化价值,非常适合人们观赏和收藏。
最早传统的宫扇都由扇框、扇面和扇柄构成,制作时由铁丝等材料弯曲出宫扇的框架,需要对扇的框架进行包边,再在该框架上绷紧固定上扇面,然后再在框架的部位包裹上花色的布料构成扇框,再在扇框的下部固定上一扇柄。传统宫扇的对框架包边的材料就是由普通的竹片,通过手工的方式嵌到扇的框架上,这样的方式效率非常低,提高了制扇的成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为了提高制扇的包边效率,设计一款制扇的包边机是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传统宫扇的对框架包边的材料就是由普通的竹片,通过手工的方式嵌到扇的框架上,这样的方式效率非常低,提高了制扇的成本的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包括机架、底座、顶盖和控制中心,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能在顶盖上移动,所述驱动杆的下方设置有上包边模,所述驱动杆的左侧设置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上设置有储胶盒,所述上包边模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下包边模,所述机架的左侧设置有传输机,所述传输机上设置有包边竹片,所述机架右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内设置有切割刀,所述机架的右侧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机架内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台,所述机架内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台。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出胶管上设置有胶加热装置,所述出胶管的前端设置有涂胶头,涂胶头的作用是在往扇框上包竹片之前先进涂胶,使竹片固定的更加牢固。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上包边模上设置有模具头,所述模具头为可拆卸式,所述扇子的扇框套入到所述模具头上,可以根据的不同扇框来选择相应的模具头,提高机器的功能和使用效率。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下包边模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移动轨道,所述下包边模包括左模具和右模具,包好的竹片的扇框放到下包边模上,左模具与右模具在移动轨道上移动,把扇框夹紧。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侧均设置有加热块,加热块对包好的竹片进行加热,使竹片与扇框结合的更紧密。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出料台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前端设置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与气缸连接,通过夹紧气缸驱动夹紧块,把包好的扇框从模块头上取下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601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木家具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火防潮麦(稻)秸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