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塑料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59543.2 | 申请日: | 201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1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桐;苏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崧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呈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东莞辰崧塑胶有限公司;新崧塑胶(东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C04B41/91;B32B9/00;B32B9/04;B32B3/26;B32B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中坜***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塑料 复合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陶瓷塑料复合体的制造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对一陶瓷基体表面进行化学清洗;
(b)对所述化学清洗后的陶瓷基体表面进行活化处理;
(c)对所述活化处理后的陶瓷基体表面进行微蚀处理,形成多个微孔洞;
(d)对所述微蚀处理后的陶瓷基体表面进行扩孔处理,使所述微孔洞的平均孔径扩大,形成多个纳米孔洞,所述纳米孔洞的平均孔径为150~450纳米;
(e)对所述扩孔处理后的陶瓷基体表面进行表面调整;
(f)对所述表面调整后的陶瓷基体表面进行烘干作业;
(g)在所述烘干作业后的陶瓷基体表面注射一塑料,形成一塑料层,使所述塑料层通过所述纳米孔洞与所述陶瓷基体表面结合,得到陶瓷塑料复合体;
所述步骤(b)中使用活化剂进行活化处理,所述活化剂由以下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8~10重量%的表面活性剂、5~8重量%的有机碱、2~5重量%的络合剂、2~5重量%的添加剂,以及余量的水;
所述步骤(c)中使用微蚀处理剂进行微蚀处理,所述微蚀处理剂由以下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50重量%的酸性盐、1~5重量%的缓蚀剂、1~3重量%的表面活性剂、1~3重量%的添加剂,以及余量的水;
所述步骤(d)中使用扩孔处理剂进行扩孔处理,所述扩孔处理剂由以下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5~10重量%的渗透剂、35重量%的有机酸盐、1~3重量%的表面活性剂、1~3重量%的添加剂,以及余量的水;
所述步骤(e)中使用表面调整剂进行表面调整,所述表面调整剂由以下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1~10重量%的有机酸、1~5重量%的缓蚀剂、1~3重量%的表面活性剂及1~3重量%的添加剂,以及余量的水;所述表面调整剂中的有机酸为羧酸和/或磺酸;所述羧酸为甲酸和/或乙酸;
所述陶瓷基体的材质为氮化硅、碳化钨、氧化锆或氧化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洞的平均孔径为200~40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化学清洗包括脱蜡处理和脱脂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层的材质为聚酰胺、聚亚苯基硫醚、饱和聚酯对苯二甲酸丁酯或聚芳醚酮。
5.一种由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得到的陶瓷塑料复合体,包括陶瓷基体及注塑结合于所述陶瓷基体表面的塑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体表面分布有多个纳米孔洞,所述纳米孔洞的平均孔径为150~450纳米,所述塑料层嵌入所述纳米孔洞中,所述塑料层与陶瓷基体的结合力达300公斤/平方公分。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塑料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孔洞的平均孔径为200~400纳米。
7.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塑料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体的材质为氮化硅、碳化钨、氧化锆或氧化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塑料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层的材质为聚酰胺、聚亚苯基硫醚、饱和聚酯对苯二甲酸丁酯或聚芳醚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崧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呈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东莞辰崧塑胶有限公司;新崧塑胶(东莞)有限公司,未经谷崧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呈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东莞辰崧塑胶有限公司;新崧塑胶(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95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可粘体鼻托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