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东黄米粽子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8998.2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7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闫斐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斐斐 |
主分类号: | A23L7/126 | 分类号: | A23L7/126;A23L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2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粽子 黄米 箅子 重物 放入 压住 破损 移动 制作 | ||
黄米粽子的做法要领:粽子放入锅内既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疏,粽子上放箅子,用重物(或石块)压住箅子,以免粽子煮时移动破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山东黄米粽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端午吃粽子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在诸多品种的粽子里,辈份最大,资格最老的,当首推山东黄米粽子,选用黄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夹以红枣,制品风味独特,食用时,可根据食客习惯,佐以白糖,增加甜味,本发明涉及一种山东黄米粽子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制作材料:
主料:黄粘米500克,红枣250克、干棕叶250克
制作方法步骤:
1.将黄粘米洗净,泡入水中。棕叶用温水浸泡透并洗净,也泡入水中。红枣洗净;
2.取棕叶2-3张铺平,从中间折成漏斗状(底尖不可漏米),放入2-3个红枣及50克黄粘米,把棕叶上口包严,呈四角形,再用细麻绳扎紧。按上述方法包10个;
3.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水浸没,用旺火把水煮沸,改用慢火煮约2个小时至熟。
注意事项:
黄米粽子的做法要领:粽子放入锅内既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疏,粽子上放箅子,用重物(或石块)压住箅子,以免粽子煮时移动破损。
具体实施方式
1.将黄粘米洗净,泡入水中。棕叶用温水浸泡透并洗净,也泡入水中。红枣洗净;
2.取棕叶2-3张铺平,从中间折成漏斗状(底尖不可漏米),放入2-3个红枣及50克黄粘米,把棕叶上口包严,呈四角形,再用细麻绳扎紧。按上述方法包10个;
3.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水浸没,用旺火把水煮沸,改用慢火煮约2个小时至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斐斐,未经闫斐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8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