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荔枝表皮防褐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8896.0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0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缪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157;A23B7/155;A23B7/01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荔枝 表皮 防褐变 方法 | ||
1.一种荔枝表皮防褐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低温等离子体的制备:制备低温等离子体;
2)预保鲜:将荔枝进行预先保鲜;
3)防褐变处理:以低温等离子体对荔枝进行防褐变处理;
4)后处理:以保鲜剂对荔枝进行后处理;
所述的低温等离子体的制备步骤为:以介质阻挡放电构型装置作为等离子体源,其频率为2.6-2.8GHz,电源功率为1.0-1.15kW,其点火方式为点火/暂停:5-6s/7-8s,时间周期为15-18个周期,等离子体经加湿器以水加湿后待用;
所述的预保鲜步骤为:称取碳酸氢钠1-2份、乙氧基喹啉0.05-0.06份、柠檬酸0.1-0.12份、天然维生素E 0.01-0.02份、苯甲酸0.02-0.04份、二丁基羟基甲苯0.005-0.006份、微酸氯化钠溶液电解液30-40份、2-羟基-3-叔丁基苯甲醛0.1-0.15份、3-(4-甲氧苯基)-3-氧代丙酸乙酯、酒精10-12份、蒸馏水100-150份,其中,所述2-羟基-3-叔丁基苯甲醛与3-(4-甲氧苯基)-3-氧代丙酸乙酯的重量比值为4:1-9:1或为12:1-13:1,混合至完全溶解得预保鲜剂溶液,挑选无破损、无褐变、无病虫害的新鲜荔枝,清洗后置于预保鲜剂溶液中,浸泡10-15秒后取出待处理;
所述的后处理步骤为:将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过的荔枝浸没在保鲜剂中,保鲜剂的组成及其重量份为:乳酸链球菌素0.08-0.10份、天然维生素E 0.02-0.03份、植酸钠0.2-0.25份、植物提取物1-3份、酶制剂0.20-0.25份、蒸馏水70-80份,超声浸泡90-120秒后取出,将荔枝迅速置于4-5℃保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荔枝表皮防褐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褐变处理步骤为:将预保鲜后的荔枝置于带孔的金属板上,室温下将金属板与荔枝迅速置于可密闭的处理室中,以真空泵将处理室的压强抽至5-15Pa,然后注入低温等离子体,处理2.5-10分钟后取出荔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荔枝表皮防褐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处理步骤中的植物提取物为溶菌酶、葡萄糖氧化酶或谷氨酰胺转氨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荔枝表皮防褐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处理步骤中的植物提取物为芝麻酚、凌枣黄酮、迷迭香提取物、魔芋粉、果胶分解物或香辛料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荔枝表皮防褐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处理步骤中的超声浸泡的超声频率为35-38KHz与45-49KHz、超声声强为0.60-0.63W/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88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莲藕防褐变保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善睡眠的珍珠奶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