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8851.3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1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斌;冯炜;王萍;张熙隆;虞汉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B60G17/056 | 分类号: | B60G17/0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悬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应用于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底盘,所述车辆悬架系统包括:悬架支座;悬架臂;悬架装置,悬架装置包括:供液泵,供液泵设置有第一供液口和第二供液口,且供液泵用于供液;控制阀,控制阀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第一进液口和第一供液口相连通,且第二进液口和第二供液口相连通;液气弹簧,液气弹簧设置有一主腔液口、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并包括一活塞杆,且主腔液口与第一出液口相连通,活塞杆与底盘固定连接,第一支点固定于悬架支座上,第二支点固定于悬架臂上。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辆悬架系统能够及时对车辆底盘的高度进行调整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悬架系统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悬挂系统具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通过不同的悬挂设置,来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
车辆悬架系统常用油气悬架,油气悬架的液压系统的油源单一,刚度变化只能随载荷的变化而变化。车辆底盘常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底盘起到的作用是支承车体、用于安装汽车发动机和传动部件,使车辆能够在车轮的带动下行驶。
然而,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底盘高度都是出厂前设计过的,也即车辆底盘的高度固定,这样就使得车辆的类型和其对应的应用功能早已被限定,如在野外或者障碍较多的环境下所形成的车辆是一类车辆,也即底盘较高的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需要保证车身稳定的车辆是另一类车辆,也即底盘较低的车辆,两类车辆功能形式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车辆底盘高度单一,行驶过程中无法对车辆底盘的高度进行灵活调整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应用于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底盘,所述车辆悬架系统包括:悬架支座;悬架臂;悬架装置,所述悬架装置包括:供液泵,所述供液泵设置有第一供液口和第二供液口;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供液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供液口相连通;液气弹簧,所述液气弹簧设置有一主腔液口、第一支点和第二支点,并包括一活塞杆,且所述主腔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相连通,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点固定于所述悬架支座上,所述第二支点固定于所述悬架臂上;其中,所述控制阀用于切换液体从第一进液口和/或第二进液口向所述液气弹簧进行供液,并通过液体在所述液气弹簧的腔内进出,推动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底盘进行移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悬架装置,应用于车辆悬架系统,所述车辆悬架系统包括底盘,所述装置包括:供液泵,所述供液泵设置有第一供液口和第二供液口;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供液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供液口相连通;液气弹簧,所述液气弹簧设置有一主腔液口,并包括一活塞杆,且所述主腔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相连通,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控制阀用于切换液体从第一进液口和/或第二进液口向所述液气弹簧进行供液,并通过液体在所述液气弹簧的腔内进出,推动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底盘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悬架系统包括:所述供液泵是双联泵。
进一步地,所述悬架支座和所述汽车中车架纵梁通过螺栓连接,且所述悬架支座位于所述第一支点和所述车架纵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二出液口;所述系统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和所述第一出液口相连通,且所述安全阀和所述主腔液口相连通;其中,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第一出液口和所述主腔液口之间;油箱,所述油箱和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且所述油箱和所述安全阀连接;其中,所述油箱位于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安全阀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8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规定性能函数的整车主动悬架系统振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主动横向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