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导引头性能的装置以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58035.2 | 申请日: | 2017-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7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富;徐秀峰;罗喜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B35/02 | 分类号: | F42B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10019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模拟器 固定结构 导引头 运动结构 支撑板 对准 电机 模拟器 固定目标 结构设置 同轴连接 同轴设置 一端设置 轴向平行 测试 移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导引头性能的装置以及方法,该装置中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分别设置在同一支撑板的前端以及后端,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同轴设置,且轴向平行于支撑板;目标模拟器运动结构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板的前端,且与电机同轴连接;电机用于带动目标模拟器运动结构进行移动;目标模拟器固定结构通过目标模拟器调节结构设置在目标模拟器运动结构的另一端;目标模拟器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目标模拟器;目标模拟器调节结构用于调节目标模拟器固定结构的垂直位置以及水平位置。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和方法解决了目标模拟器与导引头之间对准难度大及精度低的问题,且该方法快速实现了目标模拟器与导引头之间的精确对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引头系统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导引头性能的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具备跟踪以及捕获功能的导引头已成为精确制导武器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导引头用于完成对目标物体的自主搜索、识别以及跟踪,并给出制导律所需要的控制信号;在制导过程中,确保制导系统不断地跟踪目标并形成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输送至自动驾驶仪,进而操作导弹飞向目标物体。
为了保证导引头系统具备安全实用性以及性能良好性,需对导引头系统进行全面检测;在现有技术中,使用两自由度转台与目标模拟器对导引头系统的跟踪精度以及视场角等性能进行测试,其两自由度转台用于提供方位和俯仰的运动姿态,其目标模拟器用于模拟目标,例如激光、红外线或可见光等,通过将目标模拟器安装到两自由度转台上,利用导引头跟踪模拟目标的方式测试导引头的跟踪性能以及视场角等性能。
但是,由于目标模拟器安装在两自由度转台上,导致目标模拟器的高度固定,为了确保目标模拟器与导引头同轴度的要求,需要调整装配有导引头的导弹,调整难度极大,调整精度很差;并且为了保证两自由度转台的回转精度以及垂直度,需要在两自由度转台加工以及装配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测试,才能保证两自由度转台的控制精度,工艺繁琐,且控制精度仍较差,并且针对不同测试范围的导引头系统,需要不同的两自由度转台,极大程度增加了科研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导引头性能的装置以及方法,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且该方法快速实现了目标模拟器与导引头之间的精确对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试导引头性能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目标模拟器固定结构、目标模拟器运动结构、目标模拟器调节结构以及电机;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分别设置在同一支撑板的前端以及后端,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同轴设置,且轴向平行于所述支撑板;
所述目标模拟器运动结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前端,且与所述电机同轴连接;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目标模拟器运动结构进行移动;
所述目标模拟器固定结构通过所述目标模拟器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目标模拟器运动结构的另一端;所述目标模拟器固定结构用于固定目标模拟器;所述目标模拟器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目标模拟器固定结构的垂直位置以及水平位置。
优选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机械限位结构以及电气限位结构;
其中,所述机械限位结构以及所述电气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目标模拟器运动结构的运动路径上,用于限制所述目标模拟器运动结构的运动范围。
优选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编码器;
其中,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电机连接,用于反馈所述电机的运行结果。
优选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滚轮;
其中,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带动所述装置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8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