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7400.8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1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宋秉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达装置,包括激光收发组件、无线充电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无线充电组件耦接于所述激光收发组件。无线充电组件用以提供一充电电源至激光收发组件。驱动组件用以带动激光收发组件旋转。无线充电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分别位于激光收发组件的相对两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无线充电组件的光达装置。
背景技术
光达(Lidar)装置于目前市场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举例而言,在扫地机器人、自驾车领域中,其主要通过光达装置具有高精确度的特性,来描绘周遭环境状态,从而达成避开障碍物、规划路径等目的。
在一般的光达装置中,其需要有360度的视角来描绘周遭环境。为了达到高解析度及360度视角,目前光达装置的电路及机械结构均相当复杂,生产过程也相当繁琐需要仰赖大量人力。一般来说,光达装置中的激光组件的充电是通过导电滑环来达成,但导电滑环会有磨耗的问题,影响产品的寿命以及可靠度。为了降低磨耗增加耐用度,也有采用水银和贵金属的导电滑环,但仍有环保及成本的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达装置,其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且容易制造。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达装置包括激光收发组件、无线充电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无线充电组件耦接于激光收发组件。无线充电组件用以提供充电电源至激光收发组件。驱动组件用以带动激光收发组件旋转。无线充电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分别位于激光收发组件的相对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组件还包括转轴。光达装置还包括旋转盘、控制电路以及壳体。旋转盘用以承载激光收发组件。驱动组件以转轴穿设于旋转盘,且驱动组件通过转轴以及旋转盘以带动激光收发组件旋转。控制电路耦接于无线充电组件以及激光收发组件。激光收发组件、无线充电组件、驱动组件、旋转盘以及控制电路设置于壳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无线充电组件还包括电源发射组件以及电源传输组件。电源发射组件固设于壳体且用以传输充电电源。电源传输组件固设于激光收发组件。电源传输组件耦接于电源发射组件以及激光收发组件,且用以接收充电电源以传输至激光收发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发射组件与电源传输组件之间具有固定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达装置还包括导电线。控制电路通过导电线与无线充电组件以及激光收发组件耦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电线由无线充电组件沿着壳体的内侧且绕过驱动组件以延伸至控制电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激光收发组件包括激光发射端以及激光接收端。激光发射端用以对至少一目标物发出第一激光光束。第一激光光束被至少一目标物反射后而形成第二激光光束。激光接收端用以接收第二激光光束。激光收发组件根据第一激光光束与第二激光光束之间的差异以产生测距信号。控制电路用以接收来自激光收发组件的测距信号,且控制电路根据测距信号计算光达装置与至少一目标物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组件包括马达。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光达装置通过无线充电组件来对激光收发组件提供充电电源以进行充电,而不需通过导电滑环来进行充电,避免了繁杂的生产过程。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光达装置的结构简单,较为容易制造。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光达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光达装置
110:激光收发组件
112:激光发射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7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