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削壁充填法落矿效率的控制爆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6936.8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4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唐学义;汪志国;严鹏;郭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E21F15/00;F42D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矿 削壁充填法 爆破 控制爆破技术 崩落矿石 回采 采场 充填 出矿 废石 混入 矿块 上盘 围岩 下盘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削壁充填法落矿效率的控制爆破方法,所述方法为:在拟削壁上盘或下盘围岩钻凿削壁炮孔,在矿脉钻凿一次落矿炮孔,实施一次落矿炮孔爆破;在矿脉继续钻凿二次落矿炮孔,实施二次落矿炮孔爆破,集中出矿;实施削壁炮孔爆破,充填采场;如此循环直至整个矿块回采完毕。本发明所述的控制爆破方法通过在削壁充填法中引入两次落矿一次削壁的控制爆破技术,大大增加了崩落矿石量,明显减少了废石混入量,提升了削壁充填法的落矿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金属矿山控制爆破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薄矿脉的提高削壁充填法落矿效率的控制爆破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色金属和黄金矿山领域,有许多矿床属于极薄矿脉,这部分矿脉由于由于宽度过小,为保证足够的作业空间,一般采用削壁充填法进行回采。
在现有的削壁充填采矿法(如申请号为201610067459.2,名称为一种薄矿脉预裂削壁充填采矿法)中,先崩落一次矿脉(围岩),接着崩落一次围岩(矿脉)废石充填采出矿体留下的空间,如此循环直至矿块回采结束。该方法虽然能够实现薄矿脉矿岩分采,降低了薄矿脉开采贫化率,但是由于矿脉过窄,导致落矿量少,且矿石中易混入废石,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增加了运输、提升及选矿成本,缩短了尾矿库的服务年限,严重制约着矿山的发展,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削壁充填法落矿效率的控制爆破方法,以提升矿石的崩落量,并明显减少了废石混入量,从而提高了削壁充填法的落矿效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削壁充填法落矿效率的控制爆破方法,所述控制爆破方法以两次落矿爆破和一次削壁爆破为一个循环周期,如此循环直至整个矿块回采完毕。
所述控制爆破方法的具体过程为:在拟削壁上盘或下盘围岩钻凿削壁炮孔,在矿脉钻凿一次落矿炮孔,实施一次落矿炮孔爆破;在矿脉继续钻凿二次落矿炮孔,实施二次落矿炮孔爆破,集中出矿;实施削壁炮孔爆破,充填采场;如此循环直至整个矿块回采完毕。
进一步地,一次落矿爆破前,将拟削壁上盘或下盘围岩的削壁炮孔全部钻凿完毕;在矿脉钻凿一次落矿炮孔并直接装药起爆,一次起爆后经通风后,再在一次落矿矿石堆上继续钻凿二次落矿炮孔,爆破后集中出矿;最后实施削壁炮孔爆破,崩落围岩充填采场。
进一步地,一次落矿炮孔和二次落矿炮孔总深度等于削壁炮孔深度,二次落矿炮孔深度为一次落矿炮孔深度的1.1至1.2倍。
进一步地,一次落矿炮孔间距与普通削壁充填法落矿炮孔间距相同,二次落矿炮孔间距为一次落矿炮孔间距的0.75至0.85倍,削壁炮孔间距小于或等于一次落矿炮孔间距的2倍。
进一步地,一次落矿炮孔装药系数与普通削壁充填法落矿炮孔装药系数相同,二次落矿炮孔装药系数为一次落矿炮孔装药系数的1.1至1.2倍,削壁炮孔装药系数与一次落矿炮孔装药系数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控制爆破方法通过在削壁充填法中引入两次落矿一次削壁的控制爆破技术,大大增加了崩落矿石量,明显减少了废石混入量,提升了削壁充填法的落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在削壁充填法中引入两次落矿一次削壁的控制爆破技术落矿示效果意图。
图2是削壁充填法一次落矿时,炮孔和削壁炮孔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削壁充填法二次落矿时,炮孔的布置示意图。
图4是图2中Ⅰ-Ⅰ剖视图;
图5是图3中Ⅱ-Ⅱ剖视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6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