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苏叶油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5654.6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4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章顺楠;朱永宏;白晓林;张继仲;李婷;魏鹏;李艳梅;马晓慧;蔡金勇;肖传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535 | 分类号: | A61K36/535;A61K31/015;A61K31/11;A61K31/341;A61P31/04;A61P29/00;A61P1/0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130 | 代理人: | 王为 |
地址: | 300410 天津市北辰区淮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苏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苏叶油的成分及用途,尤其是以紫苏醛为主要成分的紫苏叶油的用途,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中,同时也收载于15、16版的《日本药典》中。在历版《中国药典》中,对紫苏叶含量测定这部分,仅写明照挥发油测定法测定,保持微沸2.5小时,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0.40%,均没有紫苏叶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项,在日本药典中,明确了紫苏叶中(干重)有效成分紫苏醛(Perillaldehyde)的含量不得低于0.08%。
紫苏的植物资源分布广泛,野生资源丰富,同时因紫苏是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植物,除了供药用,还可用作食用香料、食物色素和作蔬菜食用,消费量大,因此在国内也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栽培品系。从植物分类上,《中国植物志》记录紫苏为单种属,种下分4个变种,大致可根据栽培和野生来划分,栽培类型有紫苏P.fruteseens var.frutescens(L.)Britt.和回回苏P.fruteseens var.crispa(Thunb.)Hand.-Mazz.两个变种,全国各地广泛栽培;野生类型为野生紫苏P.frutescens var.acuta(Thunb.)Kudo,和耳齿紫苏P.frutescens var.auriculato-dentataC.Y.Wu et Hsuan ex H.W.Li.,除东北和西北广布于各地。
关于紫苏油的制备方法及从紫苏油中提取紫苏醛的报道如下:
在“直通蒸汽法提取紫苏叶挥发油工艺优化及评价”一文中,袁某等公开了采用直通蒸汽方式,不对紫苏叶进行粉碎,提取3小时,蒸汽压力为0.02MPa,收油率高,但是并没有对内容物进行分析。(袁晓燕等,直通蒸汽法提取紫苏叶挥发油工艺优化及评价,《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00910164797.8(公开号为CN101613638A)公开了一种从绿苏叶中提取天然香料紫苏醛的清洁生产方法,该方法是将绿苏叶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提取,馏出液用吸附树脂进行吸附,然后用乙醇进行洗脱,洗脱液采用常压蒸馏的方法回收乙醇,黄色浓缩液即为紫苏醛产品。
201310670697.0(公开号为CN104710294A)公开了紫苏醛的提取物方法,具体步骤为:原料压榨,离心机萃取,回流浓缩,吸附洗脱,蒸馏浓缩。
关于紫苏叶油的有效成分:
在“紫苏叶油的研究进展”一文,伍某等揭示了“国内也有部分研究工作报道,均指出紫苏叶油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紫苏醛,还有少量的柠檬烯及α-蒎烯等”,当然也提出了“对国产的紫苏叶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紫苏叶中不含紫苏醛,而紫苏酮的含量却很高,白苏不含紫苏醛,而含紫苏酮”,说法不一。同时,该文也写明,在药理上,紫苏叶油与紫苏醛都具有明显的抗皮肤真菌作用,紫苏醛与柠檬醛对皮肤丝状真菌生长有协同抑制作用。(伍永富等,紫苏叶油的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18卷8期,2019-2020)
于占洋等报道紫苏醛是紫苏中的有效成分,约占挥发油重量的50%(这段内容经常被引用),但据作者对我国产的样品进行分析表明,紫苏并不含紫苏醛,紫苏酮的含量却较高,而白苏则含紫苏醛,紫苏酮的含量则不高。(于占洋等,紫苏属植物的研究及其新进展,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6年03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5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