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收集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5450.2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4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龙;李绍才;苟敏;傅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3/03 |
代理公司: | 51217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潘育敏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壁 底膜 顶膜 通孔 雨面 容纳空间 雨水收集 雨水 集雨槽 集雨袋 雨水利用技术 缓慢释放 美化环境 收集雨水 天然资源 间隔环 土壤 围合 连通 降雨 | ||
本发明属于雨水利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袋。该雨水收集袋,包括集雨袋,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集雨袋具有雨水容纳空间,雨水容纳空间由顶膜和底膜围合而成,底膜的边沿与顶膜的边沿连接,顶膜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底膜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顶膜具有接雨面,接雨面远离底膜设置,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均设置于接雨面,第二环壁间隔环设于第一环壁的外侧,第二环壁设置于接雨面的边沿,接雨面、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形成集雨槽,集雨槽与雨水容纳空间连通。该雨水收集袋遇到降雨后,其可以收集雨水,并缓慢释放到周围土壤,供土壤中的植物使用,起到合理利用天然资源,美化环境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袋。
背景技术
在地球上,水的出现比生命的出现更早,水是地球上第一批生命的摇篮。根据生命起源的现代看法,最早的生命是在地球上逐渐冷却的原始海洋中发生的。由此可见,植物首先出现在水里,然后才逐渐进化为陆生植物。水是植物最原始的环境条件,自然要成为植物生命活动的根本需要。这就是说,植物的个体发生和系统发育以及植物的体内和体外,都必须有足够的水存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匮乏越来越严重,人们把目光转移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上,尤其是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成为当下的热点。
目前,已研发多种雨水收集系统,然而这些系统存在耗时耗力,设备复杂庞大,成本高昂,效果甚微等缺点。
因此,发明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雨水收集设备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袋,该雨水收集袋设计科学合理,能够适用于各种土地,遇到降雨后,其可以收集雨水,并缓慢释放到周围土壤,供土壤中的植物使用,起到合理利用天然资源,美化环境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雨水收集袋,包括集雨袋,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集雨袋具有雨水容纳空间,雨水容纳空间由顶膜和底膜围合而成,顶膜为圆型膜,底膜呈碗状,底膜的边沿与顶膜的边沿连接,顶膜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底膜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顶膜具有接雨面,接雨面远离底膜设置,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均设置于接雨面,第二环壁间隔环设于第一环壁的外侧,第二环壁设置于接雨面的边沿,接雨面、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形成集雨槽,集雨槽与雨水容纳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接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连通集雨槽与雨水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底膜和顶膜的厚度为0.3m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顶膜的开孔率为5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通孔的孔径为100u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底膜的开孔率为3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底膜的孔径为10u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顶膜的直径为10-15c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底膜和顶膜采用聚篇幅乙烯材料制成。
本发明提供的雨水收集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54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