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机与电控连接部位可维护性的柔性连接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5312.4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9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陈晓宇;姚伟科;廖杨;杨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30 | 分类号: | H02K1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机 连接 部位 可维护性 柔性 防护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与电控连接部位可维护性的柔性连接防护结构,其包括:橡胶密封圈,为两端开口的筒体,套于三相线束外侧,下端口部密封连接于电机总成;上端口部向外径向延伸成环形板,环形板底面扣合有上拉板,上拉板为环状体;箱体内的紧固螺钉与上拉板构成紧固连接,并使环形板压靠于箱体底部以构成平面密封;上盖,设于箱体上部,顶部具有操作箱体内的紧固螺钉和三相线束固定端的开口,该开口与橡胶密封圈上端口相对;以及封遮上盖开口的开口盖。本发明实现了简单的系统拆分,解决了一体化电机电控系统必须整体举升拆卸才能够拆开维护的难题,隔断了刚性连接导致的震动传递,提高控制器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与电控连接部位可维护性的柔性连接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是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重点发展方向;未来5-10年,全球将迎来汽车产业重组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家战略性必争产业。驱动电机电控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日趋高集成化、高科技化。由于车辆振动及汽车发动机舱的高温环境,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处于振动大、冲击大、灰尘多、温湿度变化大的恶劣环境中运行,对车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耐久性、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
电机和控制系统一般分两种电联接方式,一种是插件连接,存在成本高(多出两个接插件),三相线外漏,两端箱体需做密封,结构上不宜于轻量化设计等问题;一种是一体化刚性连接方式。现有一体化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总成,即采用一体化刚性连接方式,均为刚性连接的结构,在整车运行时路面、传动系及电机-减速器振动易传递到集成控制器,引起电子元器件振动过大及PCB共振,可靠性能降低等问题;另外,现有技术中电机及控制系统总成维护时需总成整体拆卸,举升后再分拆检查维护,造成维护难度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与电控连接部位可维护性的柔性连接防护结构,其可有效阻断振动传递,且易于拆卸,维护方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用于电机与电控连接部位可维护性的柔性连接防护结构,其包括:
橡胶密封圈,为两端开口的筒体,套于三相线束外侧,下端口部密封连接于电机总成;上端口部向外径向延伸成环形板,环形板底面扣合有上拉板,上拉板为环状体;箱体内的紧固螺钉与上拉板构成紧固连接,并使环形板压靠于箱体底部以构成平面密封;
上盖,设于箱体上部,顶部具有操作箱体内的紧固螺钉和三相线束固定端的开口,该开口与橡胶密封圈上端口相对;
以及封遮上盖开口的开口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针对一体化电机控制系统实现了简单的系统拆分,解决了整车一体化电机电控系统必须整体举升拆卸才能够拆开维护的难题,隔断了电连接部位结构刚性连接导致的电机、减速器的震动传递,提高控制器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降低电驱动力总成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维护位置密封防护结构的一种示意图。
附图3是控制系统和电机之间的防护结构的一种示意图。
其中:1、开口盖;2、盖密封圈;3、紧固螺钉;4、支撑橡胶垫;5、支撑架;6、上盖;7、箱体;8、上拉板;9、三相线束;10、橡胶密封圈;11、下压板;12、电机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5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冲击环境用直流风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排散热管的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