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氢电池用AB5型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55093.X | 申请日: | 2017-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 发明(设计)人: | 闵德;罗统钊;何崇杰;刘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会市达博文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10/30;C22C19/03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 地址: | 5262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镍氢电池 ab5 型储氢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及电池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氢电池用AB5型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储氢材料是储氢技术发展的基础,自20世纪60年代末LaNi5被发现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以来,LaNi5型储氢合金已经商业化多年,至今仍是主体的储氢材料。但传统的LaNi5型储氢合金在循环性能方面难以满足要求,研究表明,元素替代可以提高其循环稳定性。AB5型储氢合金的A侧多采用Ce、Pr、Nd等稀土元素进行替代,B侧多采用Co、Mn、Al等元素进行替代。Pr、Nd及Co元素的替代显著改善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然而这几种原料价格昂贵,资源稀少,导致合金成本居高不下。从生产成本方面考虑,应尽可能采用廉价的Ce替代La,Cu、Fe等多元素联合替代Ni、Co,并调整合金成分、优化制备工艺,从而达到提高合金性能并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在镍氢电池循环过程中,铜、铁的存在易形成枝晶,造成电池短路,因此无铜、无铁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储氢合金普遍使用钴、镨、钕导致高成本,而铜和铁在循环过程中易产生枝晶造成电池短路的问题,提供一种放电容量及循环寿命满足镍氢电池要求、低成本的无钴、镨、钕、铜和铁的镍氢电池用AB5型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镍氢电池用AB5型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为:Ml1-xZrxNizMy,其中Ml为La、Ce、Y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元素,M为Mn、Al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元素,0.005≤x≤0.05,4.3≤z≤5.0,5.1<z+y<5.9。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镍氢电池用AB5型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金属元素Re、Zr、Ni和Y按照结构通式Ml1-xZrxNizMy中的1-x、x、z、y的摩尔比配料,置于感应熔炼炉的坩埚中,抽真空后充入保护性气体,炉内压强为5.0×10-1-1.0×10-4MPa,于1150-1500℃熔炼1-4h,得到金属熔融液;将金属熔融液注入水冷锭模,冷却,得到合金铸锭;通式Ml1-xZrxNizMy中的Ml为La、Ce、Y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元素,M为Mn、Al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元素,0.005≤x≤0.05,4.3≤z≤5.0,5.1<z+y<5.9;
(b)将步骤(a)的合金铸锭置于卧式热处理炉中,抽真空后充入保护性气体,炉内压强为1.0×10-1-1.0×10-2MPa,于900-1200℃退火5-15h,粉碎后得到镍氢电池用AB5型储氢合金。
步骤(a)和步骤(b)所述的保护性气体优选为氩气、氮气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气体。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发明按结构通式(Ml1-xZrxNizMy)准备称量金属镧、铈、钇、锆、镍、锰和铝等原料,进行感应熔炼,严格控制合金成分,并适当退火,制备出低成本、高性能的镍氢电池用AB5型储氢合金材料。制得的镍氢电池用AB5型储氢合金不含有价格昂贵的钴、镨和钕以及易形成枝晶的铜和铁,具有成本低、放电容量高、循环寿命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储氢合金粉的PCT曲线。
图2为实施例3中储氢合金粉的PCT曲线。
图3为实施例5中储氢合金粉的PCT曲线。
图4为实施例8中储氢合金粉的PCT曲线。
图5为实施例12中储氢合金粉的XRD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会市达博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会市达博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50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