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状核壳型LaNiAl-SiO2 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5071.3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0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程宏辉;徐林华;王葵葵;刘晶晶;韩兴博;严凯;陈东雷;吴瑛;秦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00 | 分类号: | C01B3/00;C22C30/00;C22C1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状 核壳型 lanial sio base sub | ||
1.一种球状核壳型LaNiAl-SiO2复合储氢材料,其特征在于,LaNiAl合金的组分通式为LaNi5-xAlx,其中,0≤x≤2;该球状材料外径为4~6mm,中间成分为SiO2骨架和嵌在SiO2骨架中的LaNiAl合金,外表为多孔SiO2,厚度为1~2m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状核壳型LaNiAl-SiO2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LaNiAl合金粉末:首先采用真空感应炉或者电弧炉熔炼LaNiAl合金,LaNiAl合金的组分通式为LaNi5-xAlx,其中,0≤x≤2;
(2)进行LaNiAl粉末与硅溶胶的充分混合:称取LaNiAl细粉和浓度为25%~30%、pH值为2~4的酸性硅溶胶,按重量比7.5:2.5至7:3之间在电动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混合时间在20~30分种,待混合完毕后,保证用手能捏成形即可;
(3)制备LaNiAl球粒:将步骤2制备获得的LaNiAl和硅溶胶的混合物放入全自动搓球机进料口,开启机器观察出条口确保能搓出长条,一旦能稳定搓出长条即可造粒,造粒过程所选用的搓球模具的直径为4~5mm,所造出的球粒通过不锈钢托盘接住;
(4)LaNiAl球粒包壳和抛光:将步骤3中制备获得的LaNiAl球粒和比表面积为200 m2/g~380 m2/g的亲水型气相SiO2放入圆盘式造粒机,开启圆盘式造粒机,使球粒不断在造粒机中滚动,同时采用喷壶喷入硅溶胶,LaNiAl球粒在不断滚动过程中使外壁均匀沾满气相SiO2,同时球粒的外径不断增大,待外径为5~6mm,且表面光滑时取出球粒;此时,就是含有水的球状核壳型LaNiAl-SiO2复合储氢材料;
(5)球状核壳型LaNiAl-SiO2复合储氢材料的干燥和热处理:在用于有关反应器前,对球粒进行干燥和热处理以保证球粒有较好的强度;首先将球状核壳型LaNiAl-SiO2复合材料放置于空气中5~7天,进行简单的自然干燥陈化,硅溶胶水分蒸发时,胶体粒子牢固地附着在物体表面,粒子间形成硅氧结合,使三维SiO2骨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然后将球粒放入真空热处理炉中,将温度缓慢升至200~400℃,升温速度为1~3℃/min,进行真空热处理以脱除水分,同时进一步增加骨架的强度,待在200~400℃恒温3~5小时后,随炉空冷,就获得最终需要的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状核壳型LaNiAl-SiO2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熔炼LaNiAl合金时,所用金属纯度为La:99.3wt%、Ni:99.9wt%、Al:99.7wt%;熔炼后将合金锭封于真空石英管中,放入热处理炉进行均匀化处理,随炉升温至1100℃±20℃保温5~7h后随炉冷却;称取经热处理的LaNiAl合金锭机械粉碎成毫米级颗粒,在全自动Sieverts装置上进行20~30次吸放氢循环,其中充氢压力为1~2MPa,水浴温度为60~200℃,最后向Sieverts装置中充入0.5~1.5MPa高纯氩气使粉化的LaNiAl合金高活性表面加以钝化,打开反应室,使粉化的LaNiAl合金暴露于空气中,并且静置2~3天使其表面进一步钝化,待表面钝化后过200~300目筛,收集过筛后细粉存放于密封容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50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极小孔径的阶梯孔阵列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酸蚀玻璃渣的综合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