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功能SF6检测技术的综合分析平台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4508.1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范乃心;王硕;董艳明;杨雪滨;孙艳鹤;李岩;熊伟;陈瑞国;曹兵;窦文君;崔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功能 sf6 检测 技术 综合分析 平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F6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SF6检测技术的综合分析平台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以SF6气体当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简称为SF6电气设备,其包括断路器、隔离刀闸、接地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母线、套管和变压器等。由于SF6气体无毒、不燃、不爆,不仅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因此,自上世纪80年代后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十年来用SF6气体作绝缘的全密封组合电器,简称为GIS、HGIS,在电力系统得到大量应用,为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SF6电气设备达数十万台,已成为电力系统的主要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运行。(现在新建变电站除非变压器用油绝缘、其他几乎都是SF6气体绝缘)。
虽然SF6气体和内部的固体绝缘材料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电气性能,但由于设计、材质、工艺和运行维护等存在一些盲目性,使设备内部可能存在一些缺陷,而目前的常规试验方法难以检出局部的绝缘隐患,设备投运后,故障区域的SF6气体和固体绝缘材料在热和电的作用下不断分解,绝缘性能逐渐下降,直至酿成事故,严重影响了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从近年来SF6电气设备事故统计资料得知,我国每年发生数十起故障,绝缘故障约占60%,其中固体绝缘材质不良引起的故障占80%,固体绝缘事故破坏性大,造成的损失严重,因此,尽早检出固体绝缘隐患是提高SF6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在对大量设备事故调查后得知,不少事故从绝缘下降到引起电晕至电孤放电,都有一段时间的积累过程,因此,若缺陷能在电晕或火花放电之前检出,就有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SF6气体裂解的特征组分;H2S是环氧树脂裂解的特征组分;CO、H2是聚脂乙烯、聚四氟乙烯、绝缘纸和漆裂解的特征组分;CF4是聚四氟乙烯裂解的特征组分。因此通过这些分解产物的测试,可以及时检出设备内部缺陷。聚四氟乙烯是灭弧室、压缩气缸和互感器内部的主要绝缘材料,其分解温度在400℃左右,主要产生CF4。
由于设计、材质、工艺和运行维护等存在一些盲目性,使设备内部可能存在一些缺陷,而目前的试验方法又难以检出局部的绝缘隐患,设备投运后,故障区域的SF6气体和固体绝缘材料在热和电的作用下不断分解,绝缘性能逐渐下降,直至酿成事故,严重影响了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
同时,由于SF6气体的温室效应系数是CO2的23000倍,DL/T1205-2013《SF6电气设备分解产物试验方法》和国网Q/GDW1896-2013《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技术现场应用导则》都要求应尽量减少SF6气体排放,做好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SF6检测技术的综合分析平台及方法,在两个气室中间设置微流红外气体传感器,通过两个气室膨胀差异检测气体浓度,气体检测管路与气体回收管路一体化优化设计,自动定量检测和回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多功能SF6检测技术的综合分析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气体检测部分。
所述气体检测部分包括红外光源(1)、切光器(2)、切光电机(3)、测量气室(4)、检测器(5)、信号处理及输出系统(9)。
所述切光电机(3)连接切光器(2),红外光源(1)设置在切光器(2)前方,切光器(2)设置在测量气室(4)前方,测量气室(4)设置在检测器(5)前方,检测器(5)及连接信号处理及输出系统(9)。
所述检测器由前气室、后气室和微流传感器(6)构成,前气室与后气室连通,在前气室与后气室的连通通道上设置微流传感器(6),微流传感器(6)连接信号处理及输出系统(9)。
所述气体检测部分包括多组测量气室和检测器,沿光的传播方向依次前后布置。
具有多功能SF6检测技术的综合分析平台所实施的综合分析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4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