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流阀冷却系统冷热交替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3546.5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2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卿;徐善军;鞠喜云;任海莹;刘营;杨绪逢;郁丹;任青亭;严鹏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3 | 分类号: | G01M13/003;G05D27/02 |
代理公司: | 11729 北京头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流 冷却系统 冷热 交替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冷热交替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换流阀冷却系统领域。该装置包括供水系统、主循环系统和空压机,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并联连接的热水罐和冷水罐,热水罐和冷水罐的出水口分别经过补水泵和电动阀连接至主循环系统的进水口;主循环系统包括采用管路依次连接的主循环泵、主过滤器、第三电动阀、第四电动阀和脱气缓冲罐,所述第三电动阀的出水口与第四电动阀的进水口之间用于连接待测试的换流阀;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于第三电动阀的出水口,以及通过第一止回阀连接于脱气缓冲罐的进气口;主过滤器的出口经过电动阀分别连接至所述热水罐和冷水罐的进水口。本发明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运行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流阀冷却系统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冷热交替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特高压换流阀作为特高压输电的核心装备,是交直流电能转换的关键单元。换流阀在进行交直流电能转换过程中由于其工作电压等级高、输送功率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密闭式纯水冷却系统为换流阀散热。换流阀子阀模块中的散热器、水电阻以及饱和电抗器由一定管径的PVDF管件有序连接,去离子纯水在PVDF管件连接的管路中流动,源源不断地把热量从阀模块散热器带到户外,保证阀模块在适宜温度下工作。换流阀密闭式纯水冷却系统运行过程中,冷却介质渗漏会造成阀模块内部器件之间导通、放电,甚至造成换流阀模块烧毁,整个系统停运等状况。因此,承载冷却介质循环流通的管路、水冷板和水电阻等器件,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
现有技术中对于换流阀冷却系统进行检验的试验平台需要手动调节被测元器件中冷却介质的流速、压力、温度等参数,每次测试的元器件数量少,操作工序复杂,拆装麻烦,需要多人配合,工作效率低,并且由于运行能力等原因对一些大管径的管路无法进行出厂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换流阀出厂前测试时能够自主调节被测元器件中冷却介质的流速、压力等参数的智能、可靠的换流阀冷却系统冷热交替测试装置及方法,其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冷热交替测试装置,包括供水系统、主循环系统和空压机,其中: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并联连接的热水罐和冷水罐,所述热水罐和冷水罐的出水口分别经过第一补水泵、第一电动阀和第二补水泵、第二电动阀连接至所述主循环系统的进水口;
所述主循环系统包括采用管路依次连接的主循环泵、主过滤器、第三电动阀、第四电动阀和脱气缓冲罐,所述主循环泵的进水口与热水罐、冷水罐和脱气缓冲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三电动阀的出水口与第四电动阀的进水口之间用于连接待测试的换流阀;
所述主循环泵并联有用于调节主循环系统的流量的电动调节阀;
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于所述第三电动阀的出水口,以及通过第一止回阀连接于脱气缓冲罐的进气口;
所述主过滤器的出口经过第五电动阀和第六电动阀分别连接至所述热水罐和冷水罐的进水口;
所述主循环泵的进水口处、所述第三电动阀的出水口处和所述第四电动阀的进水口处均设置有压力变送器,所述主过滤器的出水口处和所述脱气缓冲罐的进水口处均设置有温度变送器,所述主过滤器的出水口处还设置有流量变送器。
进一步的,所述空压机为超静音空压机,所述空压机的出气口还连接有水枪和/或缓冲膨胀罐,所述缓冲膨胀罐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主循环泵的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空压机与第三电动阀、水枪和/或缓冲膨胀罐之间还串联有储气罐、第一辅助过滤器、除油过滤器和减压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主循环泵为两个流量不同的变频泵,且两个主循环泵相互并联连接,每个主循环泵的进水口分别连接有蝶阀,出水口分别连接有第二止回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3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