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2935.6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1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荣兵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压茶 圆棍 可调控 压棒 模具开发成本 传统模具 规格模具 理想截面 生产效率 滚压力 折断 卷布 卷压 生产成本 力学 生产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其技术特征在于:用特定尺寸的压棒配合卷布张力,利用压棒和散茶运动时产生的S形反向滚压力将蒸软后的散茶卷压成满足徒手折断力学直径的圆棍紧压茶,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实现圆棍紧压茶的多种理想截面直径,尤其是用于生产直径是1.3cm~2.9cm满足徒手撇折的圆棍紧压茶,避免了传统模具压茶需要大量投入不同规格模具的弊端,降低模具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压成型的紧压型茶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既能满足普洱型茶长期保存与自然发酵、收藏工艺的需求,又能节省生产中固定规格的模具投入成本,还能方便消费者泡茶时不需要借用工具就能轻松从型茶上掰下茶叶,满足消费者徒手腕力撇下所需茶叶量的小尺寸直径的一种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普洱茶等茶叶采用蒸压成型的型茶生产工艺与方法以及成品形状和结构有很多种,尤其是普洱茶的蒸压成型生产工艺更为丰富,但基本上都是通过模具将散状茶叶蒸压成型做成七子饼形状、砖块形状、沱茶以及金瓜形状,茶叶通过模具压制成这些形状有利于长期保存与自然发酵,而且能满足普洱茶特有的收藏工艺的市场需求,茶叶压制成这些形状通过长期自然发酵过程后,泡茶时汤色红亮,口感更加醇厚、滑爽、香浓、回甘,令品茶人愉快舒适,这是普洱型茶的特殊加工与发酵工艺。长期以来保留的这种型茶的形状尽管便于储存与自然陈放发酵,但是这种茶通过模具压制干燥后很坚硬,泡茶时消费者徒手很难从大块、大坨的型茶上掰下茶叶来,所以消费者泡茶时往往需要借助小刀、小钳子等工具才能从坚硬的型茶上撬下所需要的茶块来,有时还要撬多次才能撬下一泡的茶叶量来,而且撬下来的碎块大小很不匀称,干燥的茶叶很脆,所以容易将茶叶撬成很多碎末,破坏了完整的茶叶叶脉,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有时小刀使用不当还会伤害到撬茶者的手指。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既能满足传统型茶利于长期收藏、保存与自然发酵效果,同时又能让消费者在泡茶时不需要借用工具就能轻松从型茶上掰下茶叶的一种可徒手撇折的圆茶棍,但是由于圆棍紧压茶根据不同客户群体腕力大小不同,生产时也就有不同的直径需求,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具压制,那需要根据圆棍紧压茶的各个直径大小投入数十个固定直径的压制模具,会导致圆棍紧压茶的投入成本很大,生产效率也会很低,为了实现可徒手撇折的圆茶棍不同的直径需求,无需众多固定模具,可随意根据圆茶棍的直径需求调控生产出合适小尺寸直径的一种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紧压型茶生产工艺都是采用固定尺寸模具压制定型的方法生产,每生产一款不同规格尺寸的紧压型茶就需要定制一套特定的模具,为了减少紧压型茶模具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克服现有的传统普洱型茶生产工艺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徒手掰茶的力学尺寸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满足传统型茶利于长期保存收藏与自然发酵和运输作用,同时又能让消费者在泡茶时不需要借用工具就能轻松从型茶上掰下茶叶,根据消费者徒手就能撇折下茶叶,为适应不同腕力的直径需求设计的一种在一定小尺寸直径范围内可生产不同直径圆茶棍的一种圆棍紧压茶及可调控直径的圆棍紧压茶生产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荣兵,未经谭荣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2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