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生物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2922.9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8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开;梁慧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6;C12M1/34;C12M1/04;B01D53/84;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家恒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盖 转台 培养室 柜体 空气净化器 培养单元 中空转轴 光生物 过滤层 二氧化碳气体 空气净化技术 空气净化 带动旋转 开口设置 空心设置 密封盖合 上端开口 室内安装 竖立设置 物理过滤 旋转连接 导光板 导液管 高透光 隔板隔 集液槽 进气室 进水管 内侧端 上端面 通气孔 下端面 上端 水箱 侧壁 底面 均布 可拆 排出 塔型 筒状 微藻 水泵 连通 氧气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生物空气净化器,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柜体和上盖,柜体呈筒状竖立设置,上盖可拆且密封盖合柜体上端开口,柜体由上至下依次由隔板隔分为培养室、进气室和水箱;上盖内设有过滤层,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布与若干连通过滤层的通气孔;上盖的内侧端面上设有LED灯;培养室上端呈开口设置并对应上盖,培养室侧壁由高透光板,培养室内安装有呈塔型设置的培养单元;培养单元包括转台、中空转轴、导光板、集液槽、导液管、水泵和进水管,转台位于培养室的底面中间,中空转轴呈空心设置且旋转连接转台并能够由转台带动旋转。本发明通过对空气进行物理过滤,然后由微藻进行空气净化,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排出氧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生物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微藻是光能自养型生物,广泛分布在地球上的淡水、海洋和各种土壤里,具有生长迅速、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无性繁殖等特点。微藻可利用光能、CO2、废水中的有机碳、氨氮、有机磷等物质为碳源、氮源和磷源,并吸附重金属净化废水;也可吸收大气中的CO2等气体作为自身代谢碳源,产生O2来固定CO2净化空气;同时微藻中含多种高附加值生物活性物质,如多不饱和脂肪酸、藻类多糖、藻蓝素、虾青素、胡萝卜素等,具有抗生素、抗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辐射、抗突变和抗艾滋病等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对人类的疾病有预防、治疗和保健功能。微藻作为饲料、医疗、生物工程、食品、轻化工、生物燃料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其产业化生产与利用愈发为人们所重视。
随着环境严重污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净化空气、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已迫在眉睫。然而,现阶段的技术水平仅仅停留在通风换气、养鱼种花草、电解水、加湿器、负离子空气净化技术等,这些技术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的同时增加了新的有毒物质的排放或能源损耗,另一方面,无法有效降低室内二氧化碳的积累,更无法直接减少室内二氧化碳,并将其置换为新鲜氧气。
专利201510029399.0公开了一种一种微藻空气净化器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微藻进行空气净化,但该装置主要采用水喷淋过滤悬浮尘埃,其需要不断增加水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才可以保证微藻生长,但装置主要通过喷淋将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融进水中,效率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光生物空气净化器来实现光强的自动调节和增强生物固碳效率的反应器,从而实现室内净化空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光生物空气净化器,通过对空气进行物理过滤,然后由微藻进行空气净化,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排出氧气,同时上盖内过滤层可以调节净化后的空气湿度,防止水分过度蒸发;这里微藻可以直接吸附在导光板上生长,导光板具有很好导光性可以保障微藻生长所需,同时微藻可以扩大与空气接触面,具有很好的二氧化碳吸附转化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生物空气净化器,包括柜体和上盖,柜体呈筒状竖立设置,上盖可拆且密封盖合柜体上端开口,柜体由上至下依次由隔板隔分为培养室、进气室和水箱;所述上盖内设有过滤层,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布与若干连通过滤层的通气孔;所述上盖的内侧端面上设有LED灯;
所述培养室上端呈开口设置并对应上盖,培养室侧壁由高透光板,培养室内安装有呈塔型设置的培养单元;培养单元包括转台、中空转轴、导光板、集液槽、导液管、水泵和进水管,所述转台位于所述培养室的底面中间,中空转轴呈空心设置且旋转连接转台并能够由转台带动旋转,所述中空转轴相对所述培养室底部垂直;所述导光板以中空转轴为轴心呈伞状且沿中空转轴轴向间隔设置,导光板展开尺寸大小由下至上依次减小;所述集液槽与导光板一一对应设置,其呈环形设置在中空转轴上并位于导光板上方,相邻的集液槽之间通过导液管连通;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位于水箱底部的水泵另一端经中空转轴内腔并从其顶部伸出,所述进水管出水口对应位于中空转轴最上方的集液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2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