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2342.X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6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超;姜全超;曾福祥;王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D06F58/10;D06F58/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王雪梅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 ||
1.一种柜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内限定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配置成分别通过可受控打开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
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分别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以促使所述壳体内空气流动;以及
所述第三腔室内设置有干衣模块,所述室内机具有多种干衣模式;其中
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成分别位于所述第三腔室的上方和下方,且所述第一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三腔室的后部上方,所述第二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三腔室的前部下方;以及
在任意所述干衣模式下,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配置成促使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二连通口进入所述第三腔室并在所述第三腔室内通过所述干衣模块,以及促使所述第三腔室内的空气经由所述第一连通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其中,
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以分别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且所述多种干衣模式包括普通干衣模式,所述室内机还具有换热模式;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配置成在所述普通干衣模式下分别受控制冷和制热,以及在所述换热模式下同时制冷或同时制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可受控打开或关闭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以及可受控打开或关闭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以分别允许或阻止室内环境空气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以及分别允许或阻止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空气流出至室内环境;
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在任意所述干衣模式下受控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在任意所述干衣模式下受控打开,以使环境空气经由第二进风口流入所述壳体,并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后,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在所述换热模式下均受控打开,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在所述换热模式下均受控关闭,以使分别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空气分别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风机以及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二风机,形成独立的换热气流并分别自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至周围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内侧;
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且
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机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隔离开的第一分隔板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隔离开的第二分隔板;且
所述第一连通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后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一风机的上游,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隔板的前部,且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二风机的下游,以使
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空气自所述第三腔室的后侧底部流入所述第三腔室,并向前向上流动通过所述干衣模块后自所述第三腔室的前侧顶部流出所述第三腔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中,
所述多种干衣模式还包括制热干衣模式;且
所述第二换热器配置成在所述制热干衣模式下受控制热,所述第一换热器配置成在所述干衣模式下根据所述室内机所处环境湿度在制热和制冷运行状态之间切换;以及
当所述第一换热器受控制热时,其温度小于第二换热器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23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