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电站用光伏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2172.5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0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俞霖;徐宇萍;廉春原;朱益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用光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用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巨大挑战,发展和利用清洁而安全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广泛重视。虽然目前已经实现利用的可再生替代能源种类较多,但从可用总量上看,水能、风能、潮汐能都太小,不足以满足人类需求。太阳能作为一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且可永久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不仅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将给能源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根据欧洲联合委员会研究中心(JRC)的预测,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其中太阳能发电占到60%以上,充分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太阳能光伏组件支架是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部件,在获得太阳能电池板最大发电效率的前提下,保证支架的安全可靠性是光伏组件厂家需要考虑和研究。
现有的安装支架存在:安装不方便、使用寿命短、不可以调节角度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光伏电站用光伏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螺旋桩、第一立柱、第一加强筋、第二螺旋桩、第二立柱、第二加强筋、斜梁、导轨、定位孔、滑块、空心转轴、定位销;所述的第一螺旋桩上固定有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的第一螺旋桩与第二螺旋桩并列设置,第二螺旋桩上固定有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的斜梁内设置有导轨,滑块与第一立柱、第一加强筋、第二立柱和第二加强筋分别通过空心转轴连接,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的斜梁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孔,定位销与定位孔以及空心转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梁的上端均布有若干檀条,檀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檀托。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一侧分别焊接有连接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连接板以及螺栓分别与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设置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檀条的上端通过螺栓与光伏组件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斜梁采用阳极氧化铝合金槽钢制成。
本发明操作时,采用专用的镀锌碳钢铝合金碳钢导轨,滑块在导轨内自由滑动,从而第一立柱、第一加强筋、第二螺旋桩、第二立柱的上端位置能够自由调节,采用定位销定位,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不但能让高度的预装率提高,而且也能大大的减少安装时间和成本;所述的第一螺旋桩与第二螺旋桩方便与地面固定;所述的第一立柱、第一加强筋与斜梁以及第二立柱、第二加强筋与斜梁形成双三角稳定支撑。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用光伏支架,可方便调节角度,安装效率高,安装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螺旋桩1、第一立柱2、第一加强筋3、第二螺旋桩4、第二立柱5、第二加强筋6、斜梁7、导轨8、定位孔9、滑块10、空心转轴11、定位销12、檀条13、檀托14、螺栓15、连接板16、光伏组件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2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