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控制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1639.4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阀、电磁阀等流体控制阀。
背景技术
现今,存在一种电动阀,即:实现了相对于容纳有作为动作件的转子、柱塞的阀主体,将收纳有电动阀、作为电磁阀的固定件的电磁线圈的电磁线圈单元稳固地固定于预定的位置(例如专利文献1)。在该电动阀100中,如图7、图8所示,采用了止转用的切口120d、防脱用的托架106,使管接头112配合切口120d的位置来进行阀主体104的径向定位,并利用切口120d和托架106来进行阀主体104的轴向定位,由此将电磁线圈单元102固定于阀主体10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5/0118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52037号公报
然而,近年来,例如,空调、冷冻机等空调机有小型化的趋势,与此相伴随地,对于制冷剂循环回路等所使用的控制设备,也期望维持性能,同时实现小型化、安装性的提高。
尤其是,作为控制设备之一的流体控制阀例如如上述的电动阀100那样分为电磁线圈单元102和阀主体104,从而当在形成于电磁线圈单元102的内周的装配孔108装配阀主体104时需细心注意。
例如,在进行导线109的操作时,考虑导线109与托架106干涉、或误接触的情况等。因此,当在阀主体104装配电磁线圈单元102时,需要防止导线109因托架106而受到损伤。
并且,在向阀主体104装配电磁线圈单元102时,在误使电磁线圈单元102落下的情况下,托架106、切口120d因外力而变形,从而有难以将电磁线圈单元102安装于阀主体104的担忧。此外,在当电磁线圈单元102出厂时等将其放入到箱中的情况下,也会考虑到托架106、切口120d因堆积在其上的电磁线圈单元102的重叠而破损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的电动阀100中,电磁线圈单元102的装配孔108的内径的大小与阀主体104的外径的大小基本没有差异,并且托架106的前端具有延伸至装配孔108的内侧的结构。因此,当向装配孔108插入阀主体104时,从将阀主体104的顶部插入于装配孔108的最初起,利用托架106的弹性力来持续按压阀主体104的外周。因此,在将电磁线圈单元102装配于阀主体104的过程中产生负荷。
并且,在向被配管硬钎焊于室外机的阀主体104装配电磁线圈单元102的情况等下,尤其当阀主体104因其它配管等而难以被看到时,作业者难以确认是否在装配孔108插入阀主体104、是否准确地装配有阀主体104,从而安装作业变难。
除此之外。作为实现了相对于阀主体将电磁线圈单元稳固地固定于预定的位置的电动阀,还公知有如下装置:如图9所示,托架220以向电磁线圈单元202的上方突出设置的方式形成(例如专利文献2)。在该电动阀200中,通过将形成于托架220的内侧的卡合凸部222嵌入在形成于阀主体208的上部的卡合凹部224,来将电磁线圈单元202固定于阀主体208。
然而,在像这样使托架220向上方突出的情况下,电动阀200的轴向长度变长,电动阀200本身的尺寸变大,从而不满足小型化的要求。并且,也有能够装配于该电磁线圈单元202的阀主体208的尺寸等因托架220的大小、形状、以及卡合凸部222的位置而受到限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电磁线圈单元装配于阀主体的小型流体控制阀。
本发明的流体控制阀是一种流体控制阀,构成为在阀主体拆卸自如地装配电磁线圈单元,上述流体控制阀的特征在于,
上述阀主体具备:
小径部;以及
大径部,其形成于上述小径部的下方,与上述小径部相比直径较大且在外周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卡合部,
上述电磁线圈单元具备:
第一空间,其供上述小径部插入;
第二空间,其形成于上述第一空间的下方,且与上述第一空间相比内周直径较大;以及
托架,其配置在上述第二空间内,并设有卡定部,在上述电磁线圈单元装配于上述阀主体时,上述卡定部与形成于上述大径部的外周的上述卡合部卡合。
这样,通过在电磁线圈单元的下方形成内周直径较大的第二空间,能够容易将阀主体插入第一空间。并且,在向第一空间插入阀主体的小径部时,小径部的外周不会因托架的弹性力而受到按压,从而不使小径部损伤就能够容易地将电磁线圈单元装配于阀主体。
作为其它效果,由于在将阀主体插入第一空间时不会施加托架的弹性力所产生的较大的负荷,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电磁线圈单元相对于阀主体的在轴向以及径向上的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1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导水的筒形壳体的嵌入件
- 下一篇:制造真空绝热板的方法和中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