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分流蒸发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0611.9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0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德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D1/053;F28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引气 分流 制冷剂进口 挡液板 箱内壁 蒸发器 多路 制冷剂出口 分液管 内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分流蒸发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第四换热管、第五换热管和第六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制冷剂进口一端与分液管连接,第一换热管的制冷剂出口的一端与第一分流引气箱连接,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第四换热管、第五换热管和第六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流引气箱和第二分流引气箱连接,在与第二换热管作为制冷剂进口一端相对应位置的第一分流引气箱内壁上连接有第一挡液板,在与第三换热管作为制冷剂进口一端相对应位置的第二分流引气箱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二挡液板,在与第四换热管作为制冷剂进口一端相对应位置的第一分流引气箱内壁上连接有第三挡液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蒸发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路分流蒸发器。
背景技术
空调制冷系统中冷却空气的蒸发器,为强化传热效果,采用翅片管式,制冷剂在管内流动蒸发沸腾,管内气体的比率逐渐增多,制冷剂液体与换热管内表面的润湿比例逐渐减少,会导致管内干涸现象,严重影响蒸发器的传热性能,造成制冷系统的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路分流蒸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路分流蒸发器,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第四换热管、第五换热管和第六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制冷剂进口一端与分液管连接,第一换热管的制冷剂出口的一端与第一分流引气箱连接,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第四换热管、第五换热管和第六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流引气箱和第二分流引气箱连接,在与第二换热管作为制冷剂进口一端相对应位置的第一分流引气箱内壁上连接有第一挡液板,在与第三换热管作为制冷剂进口一端相对应位置的第二分流引气箱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二挡液板,在与第四换热管作为制冷剂进口一端相对应位置的第一分流引气箱内壁上连接有第三挡液板,在与第五换热管作为制冷剂进口一端相对应位置的第二分流引气箱的内壁上连接有第四挡液板,在与第六换热管作为制冷剂进口一端相对应位置的第一分流引气箱内壁上连接有第五挡液板,第一分流引气箱上部连接有第一回气管,第二分流引气箱上部连接有第二回气管,第一回气管与第二回气管内均间隔设置能消除脉冲气流的扰流片。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挡液板,第三挡液板和第五挡液板与第一分流引气箱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向上的引气通道,第二挡液板和第四挡液板与第二分流引气箱内壁之间分别形成向上的引起通道。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挡液板、第二挡液板和第三挡液板采用由连接成一体的斜板和直板组成结构,第四挡液板和第五挡液板采用向上倾斜的斜体板结构。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三换热管、第四换热管、第五换热管和第六换热管上分别安装有翅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带分流引气的管式蒸发器将换热管内吸热蒸发沸腾的制冷剂气体经分流引气箱分离后引出,减少流入后面换热管束内的气体含量,保持管内高液体润湿流动,增加换热管内液体的润湿性,有效的消除气流脉冲扰动带来的噪音和震颤现象,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路分流蒸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德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德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0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发器及制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调器用多段式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