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水基钻井液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0420.2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3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亮;张现斌;黄达全;陈程斌;张向明;王磊磊;苏君;张健;冯超;魏尽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24 | 分类号: | C09K8/24;C09K8/42;C09K8/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滤失剂 水基钻井液 改性氧化石墨烯 水基钻井液体系 页岩抑制剂 大位移井 润滑系数 施工作业 包被剂 定向井 封堵剂 加重剂 硼酸酯 膨润土 润滑剂 重量份 防塌 封堵 井下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组成:淡水100份、膨润土2‑6份、包被剂0.2‑0.6份、降滤失剂0‑5份、润滑降滤失剂1‑6份、润滑剂0‑4份、防塌封堵剂2‑6份、页岩抑制剂6‑8份、pH调节剂0.2‑0.4份、加重剂60份;所述润滑降滤失剂为硼酸酯改性氧化石墨烯,本发明提供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体系,具有强抑制、强封堵的特点,同时具有低的润滑系数,井下摩阻小,适合于定向井、大位移井施工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用钻井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水基钻井液。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高,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勘探开发中大位移井、非常规油气长水平段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逐步成为提高油气资源开采效果的主要钻井方式,数量不断增多,钻井液的抑制润滑性与井下复杂事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热稳定性,抑制性好,有利于井壁稳定性,润滑性好等优点,但是其环境可接受能力差,成本高,限制了其在深井超深井和复杂结构井的应用。从环境保护方面来说,水基钻井液相比油基钻井液更加环保,氯化钾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因其良好的抑制性,在一些复杂结构井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主要面临井壁稳定、井眼清洁和润滑防卡三个方面的技术难题。由于井壁稳定性受到地层岩石强度、井壁围岩的应力状态、井眼轨迹及地应力方位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大位移井井壁稳定问题较常规井更为突出,对钻井液的抑制封堵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井壁不稳定,易导致掉块,也会增大摩阻,甚至造成井下事故的发生。另外大位移井井眼清洁困难,岩屑不易及时被携返至地面,极易形成岩屑床,增加了钻进和起下钻过程中的扭矩与摩阻,降低钻速,还容易导致卡钻事故的发生。随着水平位移的增加,大部分钻具躺在井眼的底部,钻柱与井壁接触面积很大,导致摩阻很大,严重时,钻压无法加至钻头。目前水基钻井液用润滑剂在处理大斜度井及长水平段水平井出现托压问题,效果不明显。水基钻井液的润滑性是限制其在大斜度井及长水平段水平井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研制一种新型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提高其润滑性,同时兼具优良的抑制性和封堵性,增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在大位移井、页岩油气和致密油气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施工中润滑减阻性能,提高井壁稳定能力,有效提高钻井速度,对我国钻井液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了一种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添加含有硼酸酯改性氧化石墨烯,改善该钻井液体系的润滑性能,显著降低水基钻井液的润滑系数,且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强钻井液的抑制性和封堵性,能够满足大位移井施工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高性能水基钻井液配方,包括淡水100份、膨润土2-6份、包被剂0.2-0.6份、降滤失剂0-5份、润滑降滤失剂1-6份、润滑剂0-4份、防塌封堵剂2-6份、页岩抑制剂6-8份、pH调节剂0.2-0.4份、加重剂60份;
所述润滑降滤失剂为硼酸酯改性氧化石墨烯。
所述硼酸酯为含氨基的硼酸酯,优选为含有氨基的咪唑啉型硼酸酯和酰胺型硼酸酯;所述含氨基咪唑啉型硼酸酯为油酸咪唑啉型硼酸酯、月桂酸咪唑啉型硼酸酯;
所述含氨基酰胺型硼酸酯为硬脂酸二乙二醇酰胺型硼酸酯;
所述润滑降滤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1-3重量份的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在40-60重量份的乙醇中,加入20-30重量份的含氨基的硼酸酯,在60-100℃下反应5-12h,反应结束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产品。
所述包被剂为聚丙烯酰胺钾盐或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所述降滤失剂为羧甲基纤维素CMC-LV或聚阴离子纤维素PAC;
所述润滑剂为改性植物油,脂肪酸甲酯、油酸甲酯、单油酸甘油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0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